秋季怎么养好蛋鸡

1、小环境:给蛋鸡创造一个良好的小气候环境。产蛋鸡最佳温度为15℃~25℃,相对湿度为60%~65%,温、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产蛋。秋季温差较大,白天要注意降温,夜晚要防寒保暖,随时注意调节温湿度。舍内外每天打扫,清除粪便,减少氨味。做好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每天拣蛋3~4次,减少破损。

2、补光照:进入秋季,每天日照时数减少。刚开始产蛋鸡光照时间,每天应在16~17小时,尤其是高产鸡。自然光不足时,应采用人工补充光照。可在早、晚各补一半,每15~25平方米舍内安装一盏25瓦白炽灯泡,灯泡距地面1.5~2米。

3、巧饲养:成年鸡日喂3~4次,早上喂早,晚上喂晚,把每次喂食的间隔拉长,不可提前或推后。成年鸡每天应喂配合料克/只左右,防止忽多忽少。开产后每只鸡每晚应补喂颗粒料(麦粒、玉米粒)50克左右,每百只鸡每周补喂沙粒~克。不论笼养或平养,密度都不宜过高,每只鸡应占有10厘米左右槽位。早晨应先饮水后喂料,秋末、冬季饮温水,饮水量每只每天不应少于毫升。

4、防疫病:保持舍内外的卫生清洁,定期消毒,禁止场外闲杂人员进入。

戳“阅读原文”我们一起进步

蛋塔

本品为多种纯中药植物提取,采用先进的中药粗提工艺提取,使每味中药都能把有效成分充分打磨提取出来,使效果更明显!本品无配伍禁忌!

:蛋塔

:益母草提取物、当归提取物、太子参提取物、黄芩提取物

:本品为黄褐色粉末。

蛋禽输卵管炎是一种常见病,产蛋高峰期高发。临床上以卵巢炎、输卵管炎、腹膜炎为特征,因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均以引起产蛋禽产蛋率下降,无高峰,产劣质蛋,如薄壳蛋、软壳蛋、沙皮蛋、畸形蛋、白皮蛋、小型蛋等为主要症状。该病病因比较复杂,是威胁养殖业健康发展的多发病之一。

禽舍卫生条件太差,泄殖腔被细菌(如白痢沙门氏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等)污染而侵入输卯管,这是此病的主要诱因。若饲喂动物性饲料过多,产蛋过大或产双黄蛋,有时蛋壳在输卵管中破裂,损伤输卯管,也可引起此病。饲料中缺乏维生素A、D、E等均可导致输卵管炎。另外,禽群爆发病毒病时,也可继发此病。

排出黄白色脓样分泌物,污染肛门周围的羽毛。产蛋困难有痛感,蛋壳上常带有血迹。随着病程发展,疼痛不安,体温升高,有时呈昏睡状,常卧地不起,走路腹部着地。炎症蔓延时可引起腹膜炎。

太子参:补气生津,补益脾肺,提高免疫力。

黄芩:燥湿,清热,泻火解毒,止血。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益母草:具有很好的活血通经、兴奋子宫、排除恶露、利尿消肿;直接作用于蛋鸡输卵管,不但增强其收缩力,同时能提高其紧张度和收缩率,从而提高蛋鸡蛋重,延长产蛋高峰期。

:

1、纯中药,无药残,安全见效快!

2、对控制流感有效率达99%;

3、每月使用5-7天增蛋3%-5%,药费等于0;

4、提高受精率5%-8%;

5、延长产蛋高峰、治疗输卵管炎、卵巢炎;预防肠炎、大肠杆菌;

6、减少沙壳蛋、薄壳蛋、提高蛋质质量、减少破损;

7、蛋黄更大更黄,蛋清更浓稠,口味更好,售价更高;

8、减少疾病70%以上,减少西药用药80%以上;

: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痛排毒。也可以有效的防治蛋鸡输卵管炎,提高蛋鸡的产蛋率和鸡蛋的质量。主要针对大多数疾病导致的输卵管炎、蛋重不升、产蛋率不长、蛋壳颜色变浅、沙壳蛋、斑点蛋等症状。

:治疗:每g拌料斤,每月使用5-7天。

预防:每g拌料斤,每月使用5-7天。

:干燥、密封、避免阳光直射。

:二年

                







































自癜风好的预兆
白癜风没有医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izican.com/tsgx/42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