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曾倩主任医师系四川省中医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师承全国名老中医、四川省首届名中医杨家林教授,并跟师妇科中西医结合专家卓启墀、唐永淑主任医师学习。导师从事中医妇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擅长治疗不孕症、月经不调、盆腔炎等妇科常见病及疑难杂症,遣方用药,独具匠心,临床疗效确切。现将导师在妇科疾病治疗中应用太子参的心得及笔者个人体会介绍如下:
1太子参的药性
太子参别名孩儿参、童参、双批七、四叶参或米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年版记载,太子参的原植物为石竹科植物异叶假繁缕Pseudostellariaheterophylla(Miq.)PaxexPaxetHoffm。首载于《本草从新》,“治气虚肺燥,补脾土,消水肿,化痰止咳”。其以块根入药,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有补气健脾、养阴生津润肺之功效。其特点是药力平和,以清补见长,临床往往能收到益气不升提、生津不助湿、扶正不恋邪、补虚不峻猛的效果[1],是补气药中的一味清补之品[2]。可用于脾气虚弱者、气阴两虚者,还可用于脾胃虚弱而又不受峻补者。民间常用其作为强壮滋品。
2太子参的药理研究
目前研究显示太子参的成分有:氨基酸类、微量元素、糖类、脂肪酸类、油脂类、磷脂类、甙类、甾醇类、环肽类、挥发油类等[3]。亦有研究表明:太子参有抗疲劳、抗应激作用,可延长了小鼠在常压缺氧情况下的存活时间[4];能增强免疫功能,增加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5];太子参还可以延长寿命。另外,太子参还有SOD样作用、镇咳作用及抗菌抗病毒作用:实验研究显示其具有一定的体外SOD样的药理活性[6]。
3导师临床应用心得
导师认为,女性一生经、带、胎、产、乳,数伤于血,阴常不足,阳常有余,故治病当固护阴液。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提出了“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人身之虚皆阴虚也”的观点。
《广嗣要语·调理精血论》亦云:“经者,血也,水也,阴也”。女性每月行经一次,经血流失,阴血耗损,为其一。《傅青主女科·下乳》载:“夫乳乃气血化而成也,无血固不能生乳汁”。乳汁为阴血所化生,产妇为哺育婴儿,需要分泌大量乳汁,泌乳量每天可达~ml。乳汁的流出也即阴血耗损,为其二。女子发育成熟,肾气充沛,将五脏六腑之精气化、蒸腾为液,在天癸作用下,使阴液下注子宫、阴道而成生理性带下。脾主运化,将部分五谷津液传输到前阴,渗于前阴孔窍而为生理性带下。《景岳全书·妇人规》言:“盖白带出于胞中,精之余也”。带下为阴液,常常泌出滋润阴道、子宫,为其三。《胎产心法》云:“凡妇人怀孕,其血留气聚,胞宫内实”。妊娠后母体脏腑、经络的气血下注冲任以养胎元,全身阴血则相对不足,为其四。分娩时由于产创出血以及产时用力、汗出,产妇耗气伤血,气血丢失,可使产妇阴血骤虚,为其五。综上五点,致使女性阴常不足。
针对女性体质特殊的特点,导师在临床辨证用药时多用性平润之太子参。与其它参类相比,太子参更符合女性生理特点———阴常不足,阳常有余。人参性微温,其温性易伤阴津,故不常用之。且其补益作用较强,补虚太峻猛,有虚不受补者,不应使用。同时,人参价格较太子参昂贵,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党参虽价格适中,也有益气健脾之功,但其生津作用不及太子参。太子参既益气又固护阴液,更符合女子阴常不足的生理特点。而且党参有升血糖作用,对于糖尿病患者慎用,在临床使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西洋参虽也可以益气养阴,但其性寒凉,有清热之功,只适用于阴虚火盛者或热病气阴两伤者。太子参药力平和,既补脾肺之气,又养阴生津,固护阴液,不温不燥,为一清补之品,且补虚不峻猛,生津不助湿,老少皆宜,临床疗效肯定。
病例介绍
[例]彭某,女,45岁。停经3月,白带量少,腰酸胀,口干欲饮,无口苦,心烦,潮热,汗出,偶有耳鸣,二便调,纳可,眠差。性激素水平:E.4pmol/L,P0.nmol/L,T0.69nmol/L,LH38.2IU/ml,FSH78.4μg/L,PRLμg/L。诊断:更年期诸证。辨证:肾虚血亏,气阴两虚。治以补肾养血,益气养阴。予以生脉左归饮合五子衍宗丸加减:太子参30g,麦冬10g,五味子10g,熟地黄10g,山药15g,山茱萸10g,茯苓10g,枸杞子10g,菟丝子15g,覆盆子15g,地骨皮15g,鸡血藤18g,赤白芍各15g。4剂,水煎ml,日服3次,2d1剂。服药半月后月经来潮。
按:患者45岁,已为六七之年,肾精亏虚,肾气由盛转衰,天癸将竭,冲任二脉渐衰,血海失其充盈,月经停闭,阴液不足,无以下濡阴器,故而白带量少;腰为肾之外府,失其荣养,时感腰酸胀,肝肾同居于下焦,乙癸同源,肾水不足以涵养肝木,而致肝肾阴虚;肾水不能上济于心,热扰心神,神明不安,出现心烦、眠差等症状。治以补肾养血,益气养阴,予以生脉左归五子衍宗丸加减治之。生脉散为益气生津之方,原方中人参虽益气作用较强,但其性甘温,易伤阴,且补益作用太猛,若患者虚不受补,则不宜用之。导师用太子参代替原方中人参,既益气又养阴,加之太子参其性平和,补气不温燥,在益气养阴的同时又不伤阴,故此方在益气的基础上加强了养阴作用,患者药后阴虚症状明显改善,心烦、潮热、汗出症状明显减轻。同时予以左归饮、五子衍宗丸填补肾精,精气足,血海充盈则经自潮。
按:导师师承名中医杨家林教授,杨老认为:放射线为热毒之邪,对人体的气阴损害较重。放射治疗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损伤了人体的正常组织细胞。放射治疗配合益气养阴、清热解毒的中药,可以有效的减轻放疗的急性放疗反应[7]。化疗药物耗伤人体气血、精液,配合益气养阴、健脾和胃、清热解毒的中药治疗,不仅可以提高患者抗癌能力和维护人体内环境的稳定,还可以抑制向肿瘤提供营养的血管[8]。该患者接受了放疗和化疗,放射线乃热毒之邪,化疗之品为药毒之邪。二邪交争入侵机体,在损伤正气之余,耗气伤津,暗耗阴血,致使气血津液失调,虚热内生。在放化疗期间予以益气养阴、生津扶正之生脉散合增液汤加减,重用太子参益气养阴,培护正气,配以有抗癌功效的药物,如:白花蛇舌草、半支莲等,可明显减轻放化疗的副反应,同时有效的增强放化疗作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4体会
笔者认为太子参在妇科得以广泛应用,因其性平,益气养阴。女性阴常不足,阳常有余,人参性微温,其温性易伤阴津,且其补益作用太峻猛;党参生津作用不及太子参,西洋参性寒凉,只适用于阴虚火盛者或热病气阴两伤者。而太子参药力平和,为一清补之品,补虚不峻猛,生津不助湿,补虚而不燥,老少皆宜。
参考文献:
[1]杨徐杭.太子参的功效特点[J].陕西中医函授,(5):16.
[2]宋新民.几种补益参类的临床应用[J].人民军医药学专刊,,7(3):-.
[3]刘训红,阚毓铭.太子参研究概述[J].时珍国医国药,,12(11):-.
[4]刘维俊,黄光才,叶小青等.太子参胶囊的药效学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5(3):51,58.
[5]王家葵,郑军,沈映君等.太子参总提取物对环磷酰胺处理动物免疫功能和胸腺、脾脏核酸含量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12(6):16-18.
[6]GAUTHAMANK,ADAIKANPG,PRASADRN.AphrodisiacpropertiesofTribulusTerrestrisextract(Protodioscin)innormalandcastratedrats[J].LifeSci,,71(12):-.
[7]朱颖,殷东风.中医药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12(8):-.
~~~有您加入,我们更加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