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开窗驱“霉”通风
湿热天气,真菌、细茵和其他微生物繁殖加快,各种物品容易发霉。家里应该经常开窗通风,赶走“霉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在多雨潮湿天,开窗最佳时间为傍晚,此时室外湿度最低。清晨太阳未出时,空气并不新鲜,开门开窗反而会引入脏空气;中午室外空气湿度大、温度高,门窗大开不仅会使人感到闷热,而且会助长霉菌孳生。
避免“热伤风”
天气炎热,人体皮肤毛孔扩张,出汗多,稍有不善容易招致“热伤风”——夏季感冒。症状主要有:低热或自觉发热、头痛头晕、打喷嚏、流鼻涕、身重如裹、倦怠无力、呕吐、腹泻、小便黄等,此时应当多喝温开水。
另外,吹空调温度不要低于26℃,不要对着风扇直吹,房间定期开窗通风换气。出汗后一定要及时换衣服,勤洗澡。
夏季洗澡注意两点:
一宜洗温水,使皮肤毛孔舒张,有利于阳热的发泄;
二忌出汗后立即洗澡,更不能大汗淋漓时洗冷水澡,会使寒邪趁机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适当运动防病
夏日炎炎,蚊虫孳生,登革热、手足口病、腮腺炎、水痘等传染病高发,又称“百毒之月”。加之,湿热天气使人精神倦怠,全身乏力,抵抗力容易下降。因此,预防传染病除了清洁卫生,还要注意增强体质,适当进行户外运动,推荐散步、慢跑、太极拳等平和运动,不建议进行剧烈运动。
睡好午觉
高温天气要特别注意精神的调养,中午尽量要午睡30分钟-1小时,帮助赶走疲劳。午睡对于夏季养生尤其重要,因为午时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段,阳气最旺盛,阴气衰弱,及时睡午觉就能养阳。同时,午时是气血流注心经之时,睡好午觉不仅可以养阳,而且可以养心。
吃生津消暑食物
天气炎热,一方面出汗多,应多吃具有祛暑益气、生津止渴功效的食材,如莲子、百合、花旗参、太子参、沙参、玉竹、麦冬、石斛、银耳、雪梨、海底椰等。另一方面消化功能变弱,吃东西宜清淡、低脂、易消化,避免肥甘厚味,不要吃太多冰镇食品以免损伤脾胃。多吃杂粮、蔬菜,还可以多吃苦瓜、冬瓜、丝瓜、芦笋、西瓜、雪梨、芦根、竹叶、荷叶等具有清热、利湿功效的食材。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