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是你们都知道吗?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
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3个节气。
意思是,春雷惊醒蛰伏于地下的冬眠动物。
时节,
天气转暖,春雷始鸣;
百花盛开,阳气升发;
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年惊蛰,开始于3月6日05:09
结束于3月21日05:59
惊蛰养生
一、饮食养生
1、饮食清淡
惊蛰时节宜少吃油腻,可多摄入植物性蛋白质,及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物。例如:大豆、山药、莲子、春笋、蔬果、豆腐及其他豆制品等。此外,应少吃寒凉食物,多吃些有助阳气升发的食物,如香椿、韭菜、茼蒿、葱都是此时时令蔬菜,而且具有升发的作用,可以帮助体内阳气升发。
2、省酸增甘
中医认为,春天肝气旺盛,酸性食物会助肝火;而肝火过旺则伤及脾胃。食物选择宜少酸性,多甘性。大枣、山药就非常适合这一时节食用,如果将大枣、山药、大米、小米一起煮粥,不仅可以预防胃炎、胃溃疡的复发,还可以减少患流感等传染病的几率。
3、养阴润燥
惊蛰时节,乍暖还寒,气候干燥,容易患有便秘、咽喉痛、眼干等“上火”症状。此时,可适当多吃点养阴润燥的食物,如蜂蜜、梨、莲子、香蕉、百合、冰糖等。民间还流传着惊蛰吃梨的风俗。此时吃梨,有助于脾胃,滋阴润肺,令五脏平和。梨的吃法很多,生吃可清六腑之热;熟吃可滋五脏之阴。脾胃虚寒的人,可以加上大枣、枸杞同煮水。
二、适当运动
惊蛰过后,万物复苏,春暖花开,此时户外踏春,赏心怡人,豁达心胸。户外运动还可以助阳气升发,利于抒发肝气。适宜运动有:放风筝、登山、散步、慢跑、打太极等舒缓的运动。运动宜循序渐进,不可过于激烈。适当运动还可以增加体质,防止春季各种传染病的发生。 另外,此时外出宜选择开阔通风的地方。而对花粉过敏者,过敏性鼻炎患者,出行宜备口罩。
三、起居养生
1、解春困
惊蛰时节,人们常感“春困”,表现为常常昏沉困顿,昏昏欲睡,晨起不宜。这是因为此时夜渐短,日渐长,要顺应自然规律,夜卧早起。也就是晚点睡,但也不要超过子时(晚上11点),宜早起以利于早上阳气升发。早上起床伸懒腰,舒展筋骨,适当运动。
2、要春捂
因天气无常,早晚温差大,随时可能出现“倒春寒”,要注意加减衣服,不要怕麻烦。此时不宜过早减掉太多衣服,以“捂”为主,也就是我们说的“春捂”。穿衣遵循“上薄下厚”的原则。上薄以发阳,下厚以护阴。尤其要注意足部的保暖,避免寒从脚起,百病生。
3、防疾病
惊蛰时节各种病细菌也开始活跃起来,此时也是传染病高发季节,如流感、手足口病、水痘、麻疹等,此时防病要做到,多开窗;勤洗手;多喝水,勤锻炼,避免去人多的地方。
此外,春天易养护肝脏,春天养生,升发肝胆之气最为关键,肝胆之气犹如源头的水源一样,要想气血能量上升,养护肝胆十分重要!从什么时候开始呢?就是此时节令。
艾灸穴位:
督脉:大椎、肝俞、肾俞;功效:增进脏腑气血流畅,补充阳气,抵御外邪。
任脉:合谷、太冲、关元、神阙、中脘。功效:培元固本,补气益精,回阳固脱,调理脾胃。
行间穴:是肝经的子穴,善治头面之火,如目赤肿疼、面热鼻血、心里烦热、燥咳失眠、肝脏不舒;
太冲穴:补足血气,泻火入眠;
期门穴:肝经的最上一穴,坚持艾灸刺激,对人体肝脏会有很大的改善;
中封穴:精血之要穴,抑制肝火过旺;
曲泉穴:适用各种肝虚之症。
此季节饮食不宜酸,可选择辛温发散的葱、香菜、花生、韭菜、虾仁等,少食辛辣之物。还有室外活动去春游、爬山最好,如心中有压抑、或情绪不好的朋友,要排解情绪,宣泄出来。
菜不野入美食
每年的三四月份,是野菜盛产的季节。吃腻了大鱼大肉的都市人,在春天野菜当令的季节多吃一点,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我国历来就有“药食同源”的说法,野菜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对人体有益。野菜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其中,多糖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防止感染性疾病与肿瘤;黄酮则能抵制自由基对细胞的损害;皂苷具有显著改善心血管功能的作用。
“春令野菜多佳品,适时采食味道鲜”,但野菜亦不能随便吃。
清水浸泡后再吃:山药菜、山蒜等一些野菜有微毒,如果不经浸泡,食用后易出现周身不适。这类野菜在煮食前,务必要在清水里浸泡两小时以上,进行解毒处理。
最好是现采现吃:久放的野菜不但不新鲜,而且营养成分大大减少,味道很差。若要保存,家庭中一般没有条件做速冻保存,最好腌制。但腌制的味道和营养大不如前,还限制了野菜的制作和配菜。
苦味野菜别多食:苦味野菜味苦性凉,有解毒败火作用,但过量食用可损伤脾胃。
树上的“野菜”不宜炒:刺嫩芽、榆树钱等可称为树上的“野菜”,这类野菜宜蒸吃或做酱吃。生吃苦中有甜,爽口醒脑,若是炒着吃,既黏又涩,难以下咽。
工厂旁的野菜不要吃:在工厂旁、垃圾堆或者被污染的河道附近,受空气污染的野菜容易吸收铅,废水边生长的野菜也常含有毒素,均不宜食用。
不认识的野菜不吃:吃野菜最起码要知道所食野菜有毒无毒,不认识的野菜最好不吃。有些野生植物含有剧毒,误食后轻者会胸闷、腹胀、呕吐,重者危及性命。
野菜并非人人皆食:有肠胃疾病或血液黏稠度较高的患者不宜多吃野菜,吃了反而对身体不利。野菜的食物纤维比较高,婴幼儿消化能力弱,也不能多吃。
消除春困要饮花茶
花草茶甘凉而兼芳香辛散之气,有利于散发积聚在人体内的冬季寒邪,促进体内阳气生发,令人神清气爽,可使“春困”自消。
01.白牡丹
惊蛰时节阳气升发,气温明显升高。因暖生燥,应保持心平气和,忌妄动肝火,需清肝明目、镇定降压之茶。白茶本身有着不俗的药用价值,又因白牡丹叶嫩,富含氨基酸,且茶性清凉,退热降火之功效不可小觑。
02.菊花茶
菊花茶能够清肝明目,因此对预防春困也有作用。每天午餐后,用五六朵杭白菊冲泡,冲泡时加少许蜂蜜,口感更好。
03.枸杞茶
枸杞茶能滋肾、养肝、润肺、强壮筋骨、改善疲劳。对于长期工作在电脑前的上班族来说,尤其合适,不仅可以对抗春困,还能缓解眼睛疲劳。配制只需十几粒枸杞,加热水冲泡常喝即可。
04.柠檬茶
柠檬茶能顺气化痰,消除疲劳,减轻头痛。切新鲜柠檬2~3片,加1克的盐,再用热开水冲泡。此茶要趁热饮,冷了味道会变苦。饭前饭后均可,不伤肠胃。
05.玫瑰花茶
玫瑰花茶有一股浓烈的花香,闻起来就有提神的作用。玫瑰花茶还有助消化、消脂肪之功效,因而饭后饮用效果最好。但玫瑰花有收敛作用,便秘者不宜饮用。
06.薄荷甘草茶
鲜薄荷叶10余片,甘草5克,绿茶5克,太子参10克,开水毫升,冲泡10余分钟后,滤去其渣,加白糖适量,调匀饮服。有解热消暑、清凉解毒、发汗解表的作用,对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风热感冒等疗效不错。
惊蛰营养餐
糖醋排骨
原料:猪排骨克,白糖、醋各50克,黄酒、素油、盐、香油、葱、姜适量。
功效:排骨含钙、磷较丰富,加醋烹调,使钙容易消化吸收,对骨质疏松的老年人极为有益。
炒素什锦
原料:冬笋片、水发黑木耳、蘑菇、胡萝卜、水发香菇各50克,素油、酱油各50克,盐、麻油少许。
功效:营养丰富并可降血脂、软化血管、清心明目。
茶叶烧鲤鱼
原料:鲤鱼克,绿茶25克,素油、酱油、盐、黄酒、糖、醋、姜、葱末、味精、淀粉适量。
功效:可利尿消肿。
炒年糕
原料:水磨年糕克,塔菜克,肉片克,素油50克,黄酒、淀粉、姜、盐、葱末少许。
功效:补中益气,可治尿频、腹泻等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