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一般在每年的9月7号或者8号,它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
在白露节气,应该怎么注意养生细节呢?一起去看看!
◎注意添加衣,保护好肚脐
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从白露之后,早晚温差大就提醒我们应该及时添加衣被。否则,极容易患上感冒,而支气管炎、哮喘、消化性溃疡等慢性病患者,也容易诱发或加重病情。
对我们来说,重点保护肚脐成为关键:因为肚脐部位的表皮最薄,皮下没有脂肪组织,但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对外部刺激敏感。若防护不当,晚上睡觉暴露腹部或爱美穿露脐装等,寒气极易通过肚脐侵入人体。
如果寒气直中肠胃,就会发生急性腹痛、腹泻、呕吐;天长日久,寒气逐渐积聚在小腹,还会导致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春捂秋冻”未必真理
春捂秋冻是一条经典的养生保健要诀。但是在此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秋冻并非人人皆宜。
如糖尿病患者局部供血较差,如果血管一下子受到冷空气刺激,很容易发生血管痉挛,使血流量进一步减少,易引起组织坏死和糖尿病足,再加上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常常伴发,冷空气刺激更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导致心梗等后果。
除此之外,像体质较弱的老人和儿童、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哮喘病患者和关节炎患者都不适合“秋冻”。
◎进补贴秋膘,饮食要得当
在经历了炎炎夏日之后,凉爽的白露节气的到来,让人们食欲大开,所以很多人开始强调海鲜肉类等营养品的进补,也就是所谓的贴秋膘,不过白露节气在进补的同时,还要小心季节性的易发病。
#哮喘忌食咸,少食海鲜辛辣
白露时要避免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气管病的发生。特别是对于那些因体质过敏而引发的上述疾病,在饮食调节上更要慎重。
因过敏引发支气管哮喘的人,平时应少吃或不吃鱼虾海腥、生冷炙烩腌菜、辛辣酸咸甘肥的食物,其中最常见的有带鱼、螃蟹、虾类、韭菜花、胡椒等,同时也不宜吃得过咸,而宜以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
节气食谱
食补首推粥,白露季节,早晨喝碗粥,既能治秋凉,又能防秋燥,如银耳粥、莲米粥、芝麻粥、红枣粥、红薯粥、玉米粥等。
01太子参甜汤
原料:太子参10根、龙眼肉5颗、红枣5个、银耳、冰糖少许。
做法:将银耳泡发后,和龙眼肉、太子参、红枣一起冲洗干净后放入小陶瓷锅中,加入清水,用小火慢炖30-45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益气生津、滋阴润肺。
02太子参百合汤
材料:太子参25克,百合15克,罗汉果1/4个,瘦肉克。
做法:将所有材料处理干净,置于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先用大火烧开,然后转小火熬制2个小时即可。如果想要汤水清淡香甜点,让孩子更喜欢的话,可以把瘦肉改为甜玉米粒。
功效:补肺健脾,益气生津,清心安神。
◎动静结合在秋天
秋天气候宜人,是一年中难得锻炼身体的好季节,而白露节气的养生重点是动静结合。
在具体运动上,老年人可散步、慢跑、打太极拳、自我按摩等;中青年人可跑步、打球、跳舞、爬山、游泳等。同时在进行以上运动锻炼的同时,还应配合一些“静功”,如呼气、闭目养神,做到动静和谐。
另外由于肺对应于五志中的悲,秋天花草树木开始凋谢,人们易于悲伤。因此,白露过后,要保持愉快的心情,如多与朋友进行交流,以免心情抑郁。
◎搓耳泡脚可补肾
从白露开始,天气越来越凉,有些人出现手脚冰凉、肢体怕冷、尿频、乏力等症状,中医讲这是肾气不足的表现。所以白露起要经常给肾“打打气”,即补养肾气。
坚持晚上泡脚:用温水泡,水要没过脚腕,时间在15-30分钟,泡到身体微微发热最好,泡脚的同时可以把耳朵和腰部搓热,因为肾开窍于耳,而且耳朵有密集的反射区,联系着全身每个器官,所以常搓揉耳朵是养生好法。
——THEEND——
往期回顾
■干货
石榴原来很厉害!现在知道还不晚...
■干货
早餐就得选燕麦!吃燕麦好处原来如此多...
编辑
二十来源
网络
新佛山·整理出品
谢谢阅读·评论聊下呗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