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火红”小辣椒铺就“红火”致富路
——记柘荣县东源乡铁场村党支部书记曾岩招
铁场村坐落于柘荣县东源乡西南部,拥有较长的辣椒酱制作历史,但由于山多地少,位置偏远,基础设施落后,很长一段时间,脱贫致富是村民遥不可及的梦想。但从年开始,村民们的生活过得像辣椒一样越来越红火,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支部书记曾岩招引领全村走上了辣椒脱贫的康庄大道。
01
返乡迈开“辣椒路”
年,在外经商多年的曾岩招,返回了家乡铁场村,租下了村里废弃的学校,整理改造办起了辣椒加工厂,从此开启了火红的辣椒路。
万事开头难,创业初期,他种植、加工、销售“一肩挑”,但他一步一个脚印,迈得扎实有力。“虽然辛苦,但比起打工,接触面更广、要学的东西也更多了,看着自己加工的辣椒制品被摆上餐桌,心里非常高兴。”曾岩招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说得很质朴实在。年,曾岩招通过银行贷款等办法筹集多万元,建立起标准化生产车间,集中流转土地亩实行“绿色”管理,实施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运作。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用过硬的产品质量打开了市场,公司也成为全市唯一通过QS认证的辣椒制品专业生产企业。
02
全村兴起“辣椒热”
父辈迁居、但打小在铁场长大的曾岩招,不仅学到了铁场传统的辣酱制作工艺,更感受到了乡里乡亲的浓浓情意。为了能带动村里群众一起致富,从厂子走上正常运转轨道起,曾岩招就有意识地发动大家种植辣椒、介绍致富的门道。
起初,群众认为辣椒只是调味品,要创收还是种太子参靠谱些。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一边免费帮助提供种苗,一边为大家讲解太子参轮种的方法,而且保量收购。慢慢地,村民尝到了种植辣椒的甜头,村里种辣椒的人也越来越多。
年,曾岩招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被确定为村后备干部,他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也更加坚定了他通过辣椒带动村民致富的决心。当年,他牵头成立辣椒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柘一辣”集体商标,引导农户走规模种植、标准种植和品牌经营的道路。同时,他还积极吸纳富余劳动力进企务工,带动人年均增收元,使得铁场人不用外出,在自已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极大调动了村民种植辣椒、从事辣椒产业的热情。铁场村的“辣”味也一天比一天浓郁。
03
打造致富“辣椒村”
随着在群众中的地位渐渐突显,曾岩招在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高票当选铁场村党支部书记。对如何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他有了更深的思考,也有了自己的主意。
他大力推行“支部+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行模式,将全村精准扶贫户吸纳进合作社,提供每亩元左右的物资扶助,为贫困户提供技术指导、资金扶持、产品供销等“一条龙”服务,基本实现贫困户种植的“零投入”和农户销售的“零风险”。渐渐辣椒产业红了铁场村,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铁场村近7成人口从事辣椒种植和相关行业,辐射带动周边80多个村余户农民,年种植辣椒1万多亩,户均增收1万元。铁场村成为远近闻名的“辣椒村”,年成功入选了全国一村一品(辣椒)示范村镇。
供稿:组织科
推荐阅读
寿宁下党乡:滴水穿石幸福嬗变福鼎赤溪村:小康路上决不能落下一户一人福安溪邳村:党建引领促发展唱响扶贫渔家傲渔村脱贫致富路上的好支书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