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历年前后,周围有不少中青年人“中招”,患上了感冒。正是年底忙碌的时候,得了不轻不重的感冒到底要不要去看医生拿药吃呢?家有宝贝的人更是着急,担心着自己的病会不会传染给孩子呢?下面,小编将给您梳理下感冒的家族“成员”,得了感冒的成年人可以依症处理。
冬季感冒最多见的类型还是内热外寒型
人们一般说的感冒包括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两种,流感起病急骤,全身症状明显,往往一发病便出现高烧,常达39℃以上,伴有寒战、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全身症状,打喷嚏、流鼻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则比较轻微。
医院中医科主任陈强介绍,从中医的角度讲,冬季感冒的类型很多,包括风寒型感冒、风热型感冒、内热外寒型感冒等,而我国北方市民冬季感冒最多见的类型还是内热外寒型感冒。
这类型感冒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市民生病前多有劳累、休息不好、饮食过盛的情况,在吹风或受凉后,出现感冒早期风寒外感的症状,大多表现怕冷重、发热轻,头痛身痛,鼻塞流涕,咽痛,轻度咳嗽等,但在几个小时或者一两天之后又会出现发热较重(多超过38.5℃)、流黄浓鼻涕、咽喉干痛、咳嗽等风热感冒的症状。
感冒早期可用鲜姜切碎和葱白煮水,趁热喝下发汗
陈主任说,感冒后西药治疗只是发汗解热、抗病毒,不能从根本上清除内热,内热不清,感冒发烧嗓子痛就得不到痊愈,故而治疗感冒时建议采取中西医联合治疗的办法,以达到清除内热、疏散外表风寒之邪、表里同治的目的,使患者尽快恢复。在感冒的早期,建议用感冒冲剂、小柴胡片等,还可用鲜姜切碎和葱白一块煮水,趁热喝下,促进出汗。舌苔薄黄者,可选用柴葛解肌汤,恶寒、发热、咳嗽、口渴可选用麻杏石甘汤;胃肠型感冒夹湿者可以选用藿香正气散治疗。
而对于老年人、小孩虚体感冒,往往可以出现气虚的症状,此时可以选用益气解表的方法治疗,代表处方如人参败毒散、参苏饮等;对于原有各种慢性疾病不慎感冒者,应该根据气、血、阴、阳亏虚的不同情况分别对症治疗,往往可以获得满意疗效。
各种食补配方预防感冒
遵循中医“治未病”的预防思想,您还可以结合眼下时令特点,依据不同体质,采用药膳食疗方未病先防,避免感冒的发生。
老年人、小孩
由于体质薄弱,易于感风受寒而感冒,可以选用以下药膳进行对症预防。
(1)黄芪防风防感茶:取黄芪30克、防风10克、鲜生姜5克,洗净晾干,置于开水杯中用滚开水浸泡30分钟,分次当茶饮用,具有益气祛风防感作用;
(2)党参苏叶粥:取党参30克、苏叶10克、生姜10克,洗净用纱布包扎,与粳米克一起熬煮成粥,去除药袋,即可食用,日服2次,具有益气祛风、散寒防感作用。
原有各种慢性虚弱疾病者
由于脏腑功能薄弱,在冬季易于感寒发作,此时应该积极采用以下药膳预防:
(1)黄芪荆芥茶:取黄芪30克、荆芥10克、鲜生姜10克,洗净晾干,置于开水杯中用滚开水浸泡30分钟,加上红糖适量、调匀,分次当茶饮用,具有补益肺气、祛风防感作用,适宜于肺气亏虚之人预防;
(2)黄精党参粥:取黄精40克、党参30克、鲜生姜10克、红枣10克,洗净用纱布包扎,与粳米克一起熬煮成粥,去除药袋,即可食用,日服2次,具有补益脾气、散寒防感作用,适宜于脾气虚之人预防;
(3)白芷苏叶生姜饮:取白芷10克、苏叶15克、鲜生姜20克,洗净晾干,置于开水杯中用滚开水浸泡30分钟,加上红糖适量、调匀,分次当茶饮用,具有温胃散寒、和胃止吐作用,适宜于平素胃气虚寒、易于受凉上吐下泻的胃肠型感冒人群预防;
(4)对于既有内火,又有体虚易感之人群,就应选用既补虚,又防补而上火的性平药膳进行调养预防,比如这类人群可以选用太子参苏叶玉竹红景天炖茶:取太子参30克、苏叶10克、玉竹15克、红景天30克,洗净晾干,置于开水杯中用滚开水浸泡30分钟,加上红糖适量、调匀,分次当茶饮用,具有气阴双补、强壮体质、祛风防感作用,适宜于内火素旺而体虚易感人群预防。
当然,冬春时节时注意气候变化,不要去人口密集的地方,居室更要保持经常通风,并保证良好睡眠,避免过度疲劳等对于预防患感也很重要。
新报讯记者李佳萌通讯员史秀红整理朱潇骁
点击左下角的“阅读原文”,一秒钟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最顶尖白癜风专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