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陈立翠教授、中医研究员、
研究生导师、首届金口碑儿科专家、
中医临床体质研究首席专家
陈立翠教授分享
朋友们,入夏以来随着温度升高,天气潮湿闷热,门诊发热的小宝贝儿就诊多了,根据营养保健能治病的原则,建议除了采用中西医临床治疗外,配合体质食疗药膳调理,以益气养阴调节免疫,促进早日康复!
夏季炎热可常见三岁以下的婴幼儿,持续发热口渴、多尿、少汗,有夜热早凉者,也有早热暮凉者,这是因为1~3岁的小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汗液排泄功能差,出汗少,不易散热。持续发烧不退可导致患儿抵抗力下降,极易并发其他疾病,影响婴幼儿生长发育,故家长必须重视。根据中医的辨证,采用具有清暑、益气、养阴、清热的论质辩食的药膳食疗的方法,可改善小儿的症状,益气养阴调节免疫,促进早日康复!
一、绿豆薏米粥
适用于湿热体质的小儿。选用绿豆50克,苡米50克、糯米克、白糖适量。
做法:先煮绿豆,至熟;再加入苡米与糯米,煮烂成粥,放入砂糖适量,1日3次分服。
二、消暑益气粥
适用于暑热伤肺胃的气虚体质小儿。症见发热、少汗或无汗、口渴多饮、尿多、烦躁等。可用益气生津之药膳:可用太子参5克、麦冬10克、石斛10克、知母10克、粳米30g,冰糖适量。
做法:先将太子参、麦冬、石斛、知母用布包加水煎30分钟,去药渣留汁,再将粳米加入煮成稀粥,冰糖调味即可,早晚服食。
三、麦冬竹叶蛋清汤
适用于体质偏阴虚的小儿,可选用鲜竹叶10克、麦冬30克、鸡蛋1个。
做法:先将竹叶与麦冬加水3碗,煮沸,用文火煮至1碗半,捞去竹叶、麦冬。将鸡蛋打入另一个碗中,去掉蛋黄,把蛋清倒入上述煎液内,煮至蛋白凝结,加砂糖适量服用,1日2~3次。
四、荷叶莲藕粥
适用于痰湿体质形较胖小儿。选取鲜荷叶一张,鲜莲藕一小节,粳米50克、白糖适量。
做法:先将荷叶洗净煎汤过滤取汁,再将莲藕洗净切成小粒,与粳米一起放入汁中煮成稀粥,加白糖调味后服食,每天3次。
陈立翠教授温馨提示
朋友们,以上方法也适合相同体质的老人。
益气养阴存津,忌辛辣冰冷之品,空调也不宜太低,做好伏天保健,平安度夏为要!
转载自:陈立翠工作室
图片来自于网络
本文作者
陈立翠
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医研究员,研究生导师,中医体质辨识与调理工作室首席专家、首届金口碑中医儿科专家
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医疗专业,先后在四川省中医研究院、成都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药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40多年。
主要学术团体任职: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奖评审专家;中华中西医学会实验分会常委;四川省中医药儿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科技保健学会专家、常委;四川省科技咨询专家、教授咨询师。
学术擅长:中医内儿科呼吸、消化、泌尿系统各种疾病和小儿厌食、多动症、抽动症、遗尿、脑瘫等疑难杂病的治疗;对高热、咳嗽、哮喘、咽炎、扁桃体炎、腹泻、湿疹、荨麻疹、肾病等免疫性疾病和出疹性疾病的诊治疗效独特;对小儿体质辨识、食疗、调理保健有深入的系统研究。
临床擅长:小儿及成人体质四季膏方,各种慢性疾病的体质调理(1、反复呼吸道感染,如经常感冒、咳嗽、支气管炎、肺炎等;2、体质免疫性疾病;3、小儿长期厌食、生长发育延缓等;4、女性月经不调及内分泌失调出现的各种病症。),调治并举,临床疗效好广受欢迎。对中医体质保健食疗有深入研究。
门诊时间:
周二、周四、周日的下午3:00-6:00
门诊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