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参
太子参,别名孩儿参、童参、四叶参、米参、双批七,为石竹科植物孩儿参的干燥块根。
太子参性平,味甘、苦,归脾、肺经。太子参为清补之品,补气之力不及人参、党参,但具有“补而不腻”的特点。
古代相传,明朝医家李时珍住客店时,发现店小二一家用来充饥的野菜根是一味药材,可以治病,便向店小二询问其来源。因为药草长在明太子的墓地周围,就定名为“太子参”。李时珍怕此药的灵效传出去,大家都纷纷去太子墓地挖药,触犯王法,就没有将太子参编写进《本草纲目》中。炖汤
(1)益气健脾:用于脾气虚所致的神疲体倦、食欲不振、病后虚弱等病症。
(2)生津润肺:用于阴虚津伤所致的肺燥干咳、心悸不眠、虚热汗多等病症。
太子参
(1)化学成分.本品含果糖、淀粉、皂苷,以及游离氨基酸,以精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含量最高,占游离氨基酸的
30%-40%.
(2)药理作用:太子参具有改善机体代谢功能,增强机体对有害物质的防御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力,维持血管弹性,促进骨质生长作用,还具有镇咳、抗疱疹病毒作用。
(1)煎服:取本品10-20克,用适量水煎2次,2煎药汁混合,分2次服,每日I剂。
(2)药膳:可入菜肴食用,与其他食材如鸡、鸭等炖服,或者煎取汁液,加人粳米煮为稀粥食用。
(3)泡茶:每日10-20克,用沸水冲泡,加盖闷数分钟,趁热温服。
实证不虚者慎用。
(1)太子参山药粥
组成:太子参10g,茯苓6g,生姜3g,粳米50g,鸡蛋清30g,食盐1g。
做法:将太子参、茯苓、生姜用水煎取汤汁,去渣后与淘洗干净的粳米一同入锅,加水适量,用旺火煮沸后转用小火熬煮成稀粥,加入鸡蛋清和食盐,煮沸并搅匀即成。
用法:当早餐,随意食用。
功效:补气健脾。
主治:脾虚体倦,食少神疲。
太子参山药粥
(2)太子参圆蹄
组成:太子参30g,猪后蹄膀1只(重约g),冰糖60g,黄酒30毫升,酱油30毫升,葱结、生姜片各适量。
做法:将太子参浓煎取汁毫升。猪蹄膀洗净,在大骨的两侧各斩一刀,使肉摊开。将猪蹄膀放入锅中,加水、太子参汁黄酒、酱油、冰糖、葱结、生姜片及适量清水,用旺火煮沸后转用小火炖2小时,直到猪蹄膀熟烂,再用旺火烧至汤汁如同黏胶状即成。
用法:当菜佐餐,随意食用。
功效:补气养血,健脾润肺,增强免疫力。
主治:气短神疲,食少便溏,易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