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秉这种中药材,创造了一个全国之最

<

走进黔东南州施秉县牛大场镇,漫山遍野的太子参种植田在一道道纵横沟渠的交织下显得格外震撼。进入冬种季节,牛大场镇的人们又忙着新一轮的太子参种植。

“目前已经种了3万亩,完成既定目标的一半,预计今年1月份完成全部6万亩种植。”牛大场镇党委副书记石正伟说。

施秉太子参产业园航拍图。(图/欧阳章杰)

自年以来,牛大场镇通过引种太子参,从一户种到户户种,开启了“中国太子参之乡”的产业发展路子,并逐步辐射到施秉全县。年,施秉县太子参总产值已达6亿元以上,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性产业,每年都有太子参从施秉运往全国各地。

“以前施秉太子参产业链条尚未完善,村民们通常都是自产自销。由于管理不足,太子参品质参差不齐,价格不高。”牛大场中药材种植协会会长白洪发说。

牛大场太子参种植航拍图。(图/施秉县融媒体中心)

太子参种植户在耕犁土地。(图/施秉县融媒体中心)

牛大场太子参丰收节。(图/彭刚)

施秉太子参产业园。(图/戴正国)

施秉太子参产业园航拍图。(图/欧阳章杰)

群众在种植太子参。(图/施秉县融媒体中心)

为持续深挖太子参产业效益,年,施秉县加速推进太子参产业提质增效,加紧与国药集团、江中集团深入合作,打造国内太子参示范种植基地,抢占市场主导权,并建立黔东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中药材核心区,采取“党支部+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的方式,逐渐带领牛大场镇的群众规范化种植太子参5.7万亩。

“我们家种太子参有七八年了,有经验。后来镇里搞规模化种植,我到基地当管理人员,现在一个月收入有多元。”在牛大场镇太子参标准化种植基地内工作的村民李天刚说。

年7月,全国最大的太子参产地交易中心——施秉太子参牛大场交易中心建成开市,集门店、包装、冷库等服务设施于一体,年交易量(干品)达吨,占全国交易量的70%左右,填补了施秉县中药材市场的空白,对于提升施秉县太子参产业核心竞争力,扩大施秉太子参品牌影响力,有着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牛大场太子参丰收节。(图/彭刚摄)

施秉牛大场太子参种植基地。(图/戴正国)

“现在,苗侗山珍真正实现了品牌价值,合作接踵而来,订单越来越多了。”白洪发高兴地说。此外,牛大场镇还建成包括冷库、烘干厂、分拣中心在内的太子参配套产业设施,进一步为太子参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现在有了冷库,农户如果觉得当下的价格不理想,可以把太子参放进冷库,等价格提升后再拿出来卖,效益更高。”石正伟表示,未来将持续延伸产业链条,引导农户入股参与产业发展、提升产业效益,进一步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原标题:《施秉这种中药材,创造了一个“全国之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izican.com/tsgx/122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