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大健康体系创造美好生活贵阳市乌当

白癜风专科医院哪家好 http://www.bdfyy999.com/m/
满院绿荫,风景如画,一栋栋古朴民居错落有致,到处散发着浓厚的布依文化,这里是贵阳市乌当区偏坡乡。“我是第二次来这里了,第一次是在朋友推荐下来参加‘六月六’民族风情节。”游客谢新桥一边拿着手机拍照,一边笑着说,这次再来是因为这里离城近,农家乐的菜很好吃、很新鲜。      乌当区作为全国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区、省级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示范区,近年来紧紧围绕“医、养、健、管、游、食”六大领域,着力构建医养健管融合、康养健游联动、种养加销一体、政产学研结合的“大健康体系”,大健康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集聚效应不断显现。截至8月31日,全区年已实施省市区大健康产业重点项目37个(其中省市重点项目16个),总投资.81亿元。      医养结合守护夕阳红      8月14日,记者走进位于乌当区阿栗村的曜阳养老服务中心,这里生活配套设施齐全,居住环境优美,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军港的夜啊,静悄悄,海浪把战舰轻轻地摇……”上午10点左右,93岁的曾星惠老奶奶唱完《军港之夜》后回到4楼的房间休息,“我是去年5月住进来的,房间宽阔、明亮,住了2个人,很舒服”。已是鲐背之年的曾奶奶思路清晰地说到,因为自己的子女工作忙,所以选择来养老院,把自己管好,也解放了儿女,在这里吃得好、住得好,还结识了许多“老”朋友,每天的生活都多姿多彩。      “我们中心年9月入驻阿栗村,投资多万元对原乌当区阳光山庄敬老院1.8万平方米的房屋进行重新设计、装修、改造,建成了适宜老年人医养、休闲的业务用房和山体公园。”曜阳养老服务中心院长杨胜荣介绍,中心还积极探索医养结合的机构养老服务模式,不仅实现了老有所养,也实现了老有所医,让老年人少跑路,晚年生活更幸福。      “中心一期工程共设有张床位,基本是双人间和3人间,现在已经是一床难求。目前正在拟建二期项目,建成后可以新增张床位。”杨胜荣说。      “乌当区以曜阳养老服务中心、爱玺养老服务中心、乐湾国际老年养护院等为代表的养老产业体系日渐完善,以新阳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为代表的居家养老产业蓬勃发展,旅居养老、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等养老体系不断健全。”乌当区大健康医药产业办公室主任李云洪说。      截至目前,全区拥有养老机构39家,床位张,预计到年,全区养老机构将超过45家,床位超过张。      医疗服务推动大健康      “以前生个小病都要自医院,很不方便,医院就能解决这些小问题了。”家住乌当区水锦花都小区的陈老伯,谈到如今看病就医的方便,感到非常满意。      从最初的有病看病到治病防病再到现如今的“大健康”,近年来,乌当区医疗卫生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干净整洁的医疗机构、精干的全科医生服务团队、群众健康意识的增强和健康知识的普及、签约家庭医生上门服务、逐步发展壮大的健康医药工程等,这些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变化,着实让广大群众得到实惠和健康。      “我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家住乌当区新都花园小区的段丽娜老奶奶开心地说,“有了家庭医生后,平时测量血压和血脂都方便了,感谢高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团队。      高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钱晶介绍,中心已经有5个家庭医生医疗团队及1个村医,每隔1个月左右都会上门对重点关护的老人、儿童、孕妇进行问诊。贵阳市曜阳养老服务中心康复治疗师为老人进行康复治疗。(贵阳市曜阳养老服务中心供图)“乌当区实施健康医疗服务攻坚工程以来,加大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分级诊疗、公共卫生、疾病预防等方面探索创新。”李云洪介绍,目前全区家庭医生服务共签约人,签约率32.39%,其中重点人群签约人,签约率61.54%,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群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      截至目前,乌当区医疗卫生机构达家,随着贵州医院、医院、贵州黔龙医学检测中心、医院、贵州数字医学转化中心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医院“五室一中心”的建成投用,乌当的大健康产业将实现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医院、医院、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医院、乌当区妇幼保健院、医院等医疗机构正在加快建设,预计到年,全区医疗机构床位数将超过1万张。      健康产业促进大扶贫      “以前种植传统农作物1年下来收入才元左右,现在种植铁皮石斛,每个月有多元的工资,还租了11亩地出去,每亩地到年底有元的土地分红,加起来一年能赚不少钱。”乌当区新堡乡马头村村民罗有奎说。      从“小农经济”到“规模经济”、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乌当区新堡乡、下坝乡发展的铁皮石斛产业,成为村民脱贫致富的聚宝盆。      “近3年,我们公司支付土地租金万元、青苗补偿费76万元、人工工资万元,分红49.6万元,当地农户通过土地租赁、项目分红、基地务工,已经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贵州兴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技术副总经理郁建新介绍。      成立于年4月的贵州兴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贵州威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之一,是一家集中药材种植、收购加工、技术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企业。      “公司铁皮石斛GAP种植项目经过近3年的建设,已在乌当区新堡乡建成铁皮石斛核心种繁基地亩,在乌当区下坝乡建有亩铁皮石斛种植示范基地。”贵州威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程剑介绍,同时配套建成一定规模的铁皮石斛种苗组培大楼、炼苗大棚以及自动喷灌系统、自动空气循环系统、自动遮阳网系统和异动苗床等附属设施。      近年来,乌当区将大健康融入大扶贫战略中,立足服务医药医疗和养生养老产业,着力培育中药材种繁、药食同源食材种植和健康食品种植加工等新业态,打造乌当健康药食材品牌。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全区各乡(镇)种植太子参、头花蓼、红树莓、白芨、杜仲、天麻、前胡等中药材。      截至目前,全区已完成中药材种植面积5万余亩(含野生抚育),年产量1.49万吨,产值约1.7亿元。天麻、樱桃、红米、黄金梨等特色健康食品种植业快速发展,五阿哥、贵州龙、黔五福等特色食品加工产业不断壮大,贵乐速冻食品生产线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带动户人实现脱贫。        此文将在《当代贵州》年第35期刊发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张天旭编辑哈文丽周梦蝶编审王铁清顾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izican.com/tsgx/122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