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后,天气变暖,
此时养生可以很好的助你适应节气变化!
今天,医院专家来给大家讲讲,
春季如何从饮食方面养生吧~
在饮食方面,“两多一少”很重要
1.多吃“柔肝”的食物
中医学认为“春与肝相应”,清明时节应多吃“柔肝”的食物,饮食宜温,以清补为主。如山药、菠菜、韭菜、银耳、大枣等。
2.多吃“祛湿”的食物
清明雨多,湿气较重,在饮食上要注意选择一些温胃祛湿的食物,如白菜、萝卜、芋头等。
3.慎吃“生发”的食物
中医认为,清明正值肝阳上升时节,故不宜进食竹笋、咸菜、鸡、海鱼等“发物”。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
医院骨二科中医师郑楚健
为大家推荐清明时节养生食谱:
太子参大枣陈皮茶材料:太子参15克,大枣5枚,陈皮3克。
功效:理气和胃。
做法:
将太子参、大枣洗净,连同陈皮共同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水,煎汤,去渣取汁。代茶饮用,可连续冲泡3~5次。
枸杞瘦肉汤材料:鲜枸杞叶30克,猪瘦肉克,油、精盐、味精适量。
功效:健脾养肝补肾。
做法:
1.鲜枸杞叶洗净,猪瘦肉洗挣后切片。
2.锅烧热,放入油,加入猪瘦肉片,翻炒片刻,加适量水,放入鲜枸杞叶,大火煮熟,加精盐、味精调味即成。
土豆山药粥材料:土豆克,鲜山药50克,粳米克,白糖、桂花卤适量。
功效:健脾益肾。
做法:
1.将土豆削皮洗挣,切成大丁,山药去皮,洗挣,切碎。
2.将粳米淘洗千净,放入砂锅里,煮开后加入土豆丁、山药碎,转用小火熬成粥,待粥将成时放入白糖即可。
来源:健康三水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阅读原文可观看公益宣传《弘扬社会公德倡导文明出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