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太子参价格波动巨大,一公斤太子参年前约40元,年暴涨至约元,年跌至约元,年回到前的40元,年跌至30元。施秉县素有“中国太子参之乡”美称,稳定太子参价格成了当地农民最迫切的心愿。
太子参价格暴涨暴跌的原因,除了供过于求、游资炒作外,最大的一点是始终作为原材料来销售。目前,在施秉太子参产业链中,种植业的比重明显高于其他环节,太子参药材精深加工相对滞后,至今未解决药食同源问题,无法进入大众消费市场,产业链延伸受到严重制约。因此,施秉还陷在全国太子参原材料低端竞争中,受困于价格暴涨暴跌,整个太子参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势头屡屡受阻。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全国太子参市场每年需求量约吨,而近年来全国太子参年产量约1万吨。全国不少地方将中药材种植视为贫困地区群众快捷致富的手段而大力推广,在此背景下,太子参或将长期处于产大于销状态。
为此,施秉太子参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就要把握行业的定价权和话语权,提升施秉太子参的行业地位。此外,在贵州黔东南与杭州市结为帮扶对子之际,施秉太子参积极利用浙江的金融资本优势,谋求通过大宗现货平台赢得施秉太子参的行业地位。近期,施秉太子参将登陆华东林交所大宗农林产品现货电子交易平台,开启施秉太子参的大宗现货电子交易,这势必对施秉太子参在行业内的定价权和话语权、应对价格的起伏有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