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历|华夏中医药报
文|病院王玉生
慢性胃病,要紧囊括减弱性胃炎、浅表性胃炎、腐败性胃炎、胃溃疡等。患者或呈现为不欲饮食、胃脘胀满或有隐衷,或伴随喧嚣吐酸等;或呈现为在某些危宿疾或慢性病中涌现不欲饮食、胃胀或胃痛等。从中医角度剖析,普遍是胃的受纳腐熟性能反常,胃主降、喜湿恶燥的个性遭到伤害而至,进而孕育了肝气犯胃、脾胃气虚、脾胃虚寒、湿迷恋阻、胃阴亏虚、瘀血内阻、肝胃郁热等证型。
临证诊疗种种慢性胃肠病,如辨证不清即遽然运用砂仁,或砂仁用量大、配伍不妥等,不单起不到诊疗成效,甚则效得其反。当患者涌现慢性胃炎时,其消化道黏膜肌层减弱,胃酸及消化酶的渗透也会随之缩小,这时即使运用过于香燥伤阴的中药,会伤及胃肠内津液的渗透,致病情加剧。因而在诊疗慢性胃病时,应把握好对砂仁的运用。
医案举例
赵某,女,46岁,年3月20日初诊。主诉:胃脘胀满2年。年7月15日诊断为中度慢性胃炎伴黏膜肌增生。久服用中西药诊疗,皆未效。诊时胃脘胀满,以食后显然,如食凉则胀满加剧,自汗、冷汗,少寐,食欲较差,食量显然缩小,身段显然羸弱,二便一般,月信已2个月未至,舌质暗浊、苔薄白,脉沉细。
病机:脾胃气阴两虚。
治则:健脾性,益胃阴,增食欲。
处方:太子参15g,白术15g,莲子肉20g,山药20g,砂仁5g(后下),枳壳12g,木香10g,姜半夏10g,鸡内金12g,茯苓15g,石斛15g,炙甘草10g,竹茹10g。7剂,逐日1剂,常法煎服。
3月28日二诊:药后胃脘胀满显然减弱,冷汗、自汗缩小,仍少寐。前哨加香附12g,7剂。
4月7日三诊:入寐较前好转,冷汗、自汗根基消除,胃脘胀满未减,食欲未增,前哨加吴茱萸6g,14剂。
4月25日四诊:药后各症显然减弱,饮食有增,前哨14剂,隔日1剂。
半年后随访,各症皆消除,饮食一般,体重有所增长。
按该患者慢性胃炎属脾性虚、胃阴虚,要做到健脾性不伤胃阴,补胃阴又不成助其脾湿。方中以太子参、白术健脾,石斛、山药、莲子肉益胃阴,砂仁只用5g以和胃降逆。如斯脾性得补,胃阴得复,因而各症消除。
临证领悟
诊疗种种慢性胃病,小剂量运用砂仁是遵循胃的生理个性及病理改变而定的,笔者罕用砂仁剂量在5g如下。
关于舌质光剥的光板舌,属胃阴吃亏过度严峻者,最佳不必砂仁,以防伤及胃阴。如一定运用砂仁降逆和胃,能够在处方中加大养胃药如石斛、花粉之类丹方量,以防砂仁伤胃阴之弊。如遇脾湿盛又兼有胃阴虚者,可运用山药配莲子,以达化湿不伤阴、养阴不助湿之功。
国医老手路志正诊疗减弱性胃炎时说:“过用辛香温燥之品,则有竭阴耗液之虑。”中医内科学家董德懋善治脾胃同病,主张“东垣升脾阳,天士养胃阴”的理论,此中对砂仁的用量小至屡屡5g。董德懋对砂仁、木香、香附、乌药四种药的运用有言:“砂仁行气而醒脾开胃,能馨香化湿。临床常酌选此中二三味少量(3~5g)配用,每取良效。”天下老中医药老手学术阅历承受做事指点教员巫君玉希奇着重保胃阴,他觉得诊疗种种慢性胃炎应少许运用香燥行气药免得耗伤胃阴,经罕用砂仁4g。
关于脾胃同病的情形,由于脾胃一阴一阳、一喜润一喜燥、一升一降之个性,在运用砂仁时一定在辨证知道的前提下做到两者两全。特为是脾湿热又兼有胃阴虚时,应做到健脾化湿不伤胃阴,柔润胃阴又不助脾湿。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