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冬又叫麦门冬,性微寒,味甘,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消炎抗菌等作用,可治疗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心烦失眠和肠燥便秘等症状。
麦冬功效
1.润肺止咳:养阴生津,润肺止咳。麦冬用于肺胃阴虚之津少口渴、干咳咯血;心阴不足之心悸易惊及热病后期热伤津液等证。配伍沙参、川贝可治肺阴虚干咳。
2.降低血糖:研究发现麦冬能作用于胰岛,促进胰岛细胞功能恢复,增加肝糖原,同时能调节胰岛素的分泌作用。麦冬具有降低血糖水平的作用,被作为降糖药物使用。
3.通便排毒:麦冬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木质素,能增加肠胃蠕动,加速身体废物排出,还能减少体内有毒物质对身体的伤害。
4.促进血液循环:麦冬中的β-谷甾醇能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脂,在临床上用于治疗Ⅱ型高脂血症及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因此使用麦冬能降低血栓的发生风险。
5.消炎抑菌:麦冬中含有多种皂苷成分,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能抑制G+菌。对治疗某些炎症效果明显。
麦冬的日常应用
1、治疗暑天汗出虚脱用麦冬、人参各10克,五味子6克,水煎服,每日2剂。对汗出虚脱,心慌心悸,血压过低,汗多口渴,体倦乏力有良效(编者注:此方为金代名医李杲所创,方名叫“生脉散”,已制成生脉口服液)。
2、治疗肠燥便秘麦冬、生地、玄参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有润肠通便的作用,用于大便干燥。
3、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麦冬45克,加水煎成30~40毫升,分次服用,连服3~18个月。对缓解心绞痛、胸闷均有一定作用。
4、治疗慢性胃炎麦冬、黄芪各9克,党参、玉竹、黄精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对胃阴不足者有良效。
5、治疗糖尿病用芦根30克,麦冬15克,知母12克。先用小火煎煮30分钟,滤出煎液,药渣再加水毫升,大火煮开后改为小火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将两次煎出的药汁混合,每日1剂。用于糖尿病患者口渴咽干、多饮、心烦不宁,或见低热,舌红,脉细数。
6、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麦冬、天冬、知母、川贝母、百部各9克,沙参12克。水煎服,每日1剂。本方适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表现为阴虚燥咳者。
7、治疗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鸡蛋5个,枸杞、花生米、瘦猪肉各30克,麦冬10克,盐、湿淀粉、味精各适量。首先将花生米煎熟,枸杞洗净,入沸水中略氽一下。麦冬洗净,入沸水中煮熟,切成碎末,瘦猪肉切丁,鸡蛋打在碗内,加盐少许打匀,把蛋倒进另一碗中隔水蒸熟,冷却后将蛋切成粒状。锅置旺火上,放花生油,把肉丁炒熟,再倒进蛋粒、枸杞、麦冬碎末,炒匀,放盐少许及湿淀粉勾芡,放味精调味,铺上花生米即成。每日2次,佐餐食。具有滋补肝肾的作用,适用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的辅助治疗。健康人食用能增强体质,防病延年。
麦冬的副作用与禁忌
1、麦冬临床使用安全性好,动物亚急性毒性实验证明该药毒性很小。
2、有报道服用麦冬引起过敏表现为恶心、呕吐、心慌、烦躁、全身红斑、瘙痒。
3、麦冬性寒质润,滋阴润燥作用较好,适用于有阴虚内热、干咳津亏之象的病证,不宜用于脾虚运化失职引起的水湿、寒湿、痰浊及气虚明显的病证。临床将麦冬当作补品补益虚损应注意辨证,用之不当会生湿生痰,出现痰多口淡、胃口欠佳等不良反应。
4、麦冬煎剂有镇静作用。麦冬亦能加强氯丙嗪的镇静作用,增强戊巴比妥钠的催眠作用,拮抗咖啡因的兴奋作用,能推迟回苏灵引起的抽搐,强直性惊厥及死亡发生的时间,但不能使动物免于死亡。
5、对心肌有收缩振幅的作用。豚鼠离体心脏灌流法表明,麦冬总皂甙及总氨基酸小剂量均可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冠脉流量增加,大剂量则抑制心肌,减少冠脉流量,但两者对心率无影响。
6、麦冬会增加脾脏的重量。取ICR小鼠分别腹腔注射麦冬多糖、人参总皂甙,对照用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给药7天后放血处死动物,称体重及胸腺、脾脏重量,计算胸腺指数和脾指数。结果麦冬多糖可极显著增加小鼠的脾脏重量。
7、麦冬水喝多了,会造成脾胃虚寒。麦冬可以延长果蝇寿命,提示有延缓衰老趋势,但是不要因为这样而认为麦冬产品,食用越多越好,其实,产品都是具有两面性的。游泳试验表明麦冬所含皂甙、多糖、氨基酸等有明显抗疲劳作用,麦冬性寒,如因脾胃虚寒,而见有腹泻便搪,舌苔白腻,消化不良者,均不宜应用。而儿童正属于消化系统不完全的群体,所以我不建议喝,个人建议小儿便秘可以煮白萝卜水喝,有比较好的效果。
麦冬的使用禁忌
凡脾胃虚寒泄泻,胃有痰饮湿浊及暴感风寒咳嗽者均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地黄、车前为之使。恶款冬、苦瓠。畏苦参、青腾。”
②《药性论》:“恶苦柒[音ǎo]。畏木耳。”
③《纲目》:“气弱胃寒者必不可饵。”
④《雷公炮制药性解》:“忌鲫鱼。”
⑤《本草经疏》:“虚寒泄泻、痘疮虚寒作泻、产后虚卓泄泻者,咸忌之。”
⑥《药性纂要》:“胃寒而多湿痰者勿用。”
⑦《本经逢原》:“风热暴咳,咸非所宜。麻疹咳嗽,下可误用。”
麦冬的食用方法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或入丸,散。
麦冬的食疗方
(一)石斛麦冬瘦肉汤
组成:猪瘦肉60克,石斛10克,麦冬15克,红枣4个。
做法:1.猪瘦肉洗净,切块;石斛、麦冬、大枣(去核)洗净。2.把全部用料故人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堡1-2小时,调味供用。
功效:清热养胃,生津止渴,治糖尿病属胃阴不足。症见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小便多,大便结。
注意:糖尿病、肥胖属湿浊内盛者,不宜饮用本汤。
(二)百合麦冬汤
组成:百合30克,麦冬15克,猪瘦肉50克,调味品(调味品食品)适量。
做法:将百合、麦冬、猪瘦肉分别洗净,同置锅中,加水适量煲汤,加调味品即成。
功效:百合润肺降气,麦冬滋阴养胃,两药均可滋燥敛火;猪瘦肉养血厚胃,用于胃阴不足,胃气上逆所致的呃逆,也可以通俗解释为打嗝等。
(三)麦冬半夏汤
组成:麦冬12克,半夏6克,太子参30克,甘草3克,粳米15克,大枣6克。
做法:水煎2次,煎取药汁毫升。
功效:养阴润燥,和胃止呕。适用于胃阴不足所致胃失濡养,和降失职之呕吐者。
(四)沙参麦冬茶
组成:沙参8克,麦冬、桑叶各6克。
做法:上三味共置保温杯中,以沸水适量冲泡,盖闷15分钟,代茶频饮。每日1剂。
功效:润肺清燥,止咳。用于治疗肺热阴虚,久咳不已,咽燥无痰。或痰涎粘稠而少,不易咯出,伴有虚热、盗汗者。
注意:风寒或湿痰咳嗽者忌用
延伸阅读
在常用中成药里,有一个被称为“八仙长寿丸”的药,特别适合老年人养生。这个八仙长寿丸,指的就是麦味地黄丸。具有滋肾养肺功效,主要用于肺肾阴亏,潮热盗汗,咽干,眩晕耳鸣,腰膝酸软等症状。
组成:麦冬、五味子、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也就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了麦冬、五味子两种中药。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0例
——《山东中医杂志》年第2期
医院
摘 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方法:选取COPD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吸入溴化异丙托品气雾剂,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麦味地黄丸,观察期为12个月
治疗效果
显效:服药一周后,症状明显改善,咳喘心悸减轻,二便通利,精神食欲好转17例,服药两周后上期症状进一步改善,口干咽燥消失、睡眠增加,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者21例占70%,有效:病情好转不明显,但服药期间停服西药后病情一直稳定未加重5例,占16.3%;无效:服药期间症状明显改啥症状明显改善,停药后病情反复4例,占13.3%。其他病例服药期间越长效果越好。说明此类药物远期效果好。
结果:两组在肺功能改变、临床症状改善、急性发作次数等方面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麦味地黄丸联合溴化异丙托品治疗COPD优于单纯溴化异丙托品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它是一种破坏性的肺部疾病,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喘息、气促,会逐渐削弱患者的呼吸功能。它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这种疾病可在没有明显不适的情况下发病,尤其在早期阶段,很多器官具有较强的生理代偿能力,有的器官功能下降了30%左右也许不会有太大影响,而一旦到了40%,其功能损失就会成倍地增加,很多问题都会暴露出来,当患者感到“胸闷、上不来气、胸口有东西压着”时已是中晚期,5年内死亡率可以高达20~30%。慢阻肺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个体易感因素及环境因素两个方面,其中吸烟可导致成人发病危险性上升10~43%,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而被动吸烟也是严重的危险因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