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
根腐病:主要是在土壤含水量太高或者积水的地方容易发生此病害。根腐病危害根部使其变褐腐烂,从而导致地上部分的茎叶没有办法从根部得到无机盐、水分和部分激素等,最后导致整株植物干枯死亡。黄芩、玉竹、丹参、板蓝根、黄芪、太子参、芍药和党参等易感染此病。防治的方法:尽量用沙质(疏松透气性好、不容易板结、排水较好)土壤种植此类中药材,且土壤要翻晒,施用充分腐熟的肥料,雨后及时排水,发病初期用多菌灵、50%的石灰水等灌根。
根结线虫病:根结线虫通常寄生在中药材的根内,使根部长出瘤状物,影响其吸收功能。导致植株生长缓慢、叶片发黄,最后枯死。主要在丹参、桔梗、黄芪、人参和北沙参等根部发生。防治方法:水旱轮作,用0.1‰的菌线威或者50%的线净播前进行土壤消毒。
叶斑病:一般高温、空气潮湿、田间通风不良、植株生长衰弱时容易发生。病状是在植株的叶片上形成黄褐色或紫色的斑点,随着病害的加重斑点扩大至整个叶片都感染,最后导致叶片干枯脱落。防治方法:轮作,合理的种植密度,加强田间管理,或者用多菌灵等消毒种子、喷洒种苗可以防治此病害。
白绢病:雨季容易发生此病害,一般发生在植株近地面的根处或茎基部,一开始出现一层白色绢丝状物,慢慢开始腐烂,最后导致叶片枯萎、全株死亡。黄芪、桔梗、白术、太子参和北沙参等多发生此病,多是种子本身携带有此病害。防治方法:水旱轮作,或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液浸种消毒后再播种。
立枯病:潮湿低温下容易发生,常见于黄芪、杜仲、人参、三七、白术、北沙参、防风和菊花等中药材。危害初期幼苗基部出现褐斑,逐渐扩大到茎部发生病斑,病斑处失水干缩,致使幼苗成片枯死。防治方法:轮作,合理密植,早春季节育苗注意保温,少浇水降低土壤湿度,看到病株立即拔除,可用多菌灵等处理土壤或者喷洒病株。
枯萎病:黄芪、桔梗和荆芥等中药材重茬(在同一地块反复种植同一种中药材植物),以及排水不良的土壤均会发生此病害。发病初期叶片是绿色,逐渐变黄枯死。防治办法:水旱轮作,发病初期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药剂喷洒植株。
黑粉病。茎、叶、穗均可感染此病。发病株茎叶弯曲、畸形,形成小瘤状,外面有层白膜,后期破裂,散出黑粉,不能结实。防治方法:轮作,种子消毒,如薏苡用温汤浸种的方式可以有效防止黑粉病的发生,早期拔除病株,土壤消毒等。
除了上述所列出来的病害,中药材常发生病害还有菌核病和锈病等。通过上述的介绍,大家应该发现,中药材发生病害的原因多跟种子处理、土壤的清洁工作和环境条件等有关。一般情况下,种子播前没有进行筛选、消毒,土壤没有深翻、翻晒、消毒,高湿、高温和低温通气不良、土壤排水不良等环境条件,耕作时重茬等现象均易导致中药材病害的发生。所以进行中药材播种育苗和栽种时,要注意种子消毒、土壤翻晒和消毒、合理密植、轮作制度以及环境条件的调控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