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女人气血不足补了很多却没有效果,你补对了吗?
中医教你如何正确补气血
从少女时期开始,女性由于自身的生理特点,便与血结下了不解之缘。每个女人一生都要经历“经、孕、产、乳、更”的生理过程,均与血息息相关,这其中孕产期女性就要经历三个。
中医自古就有“女人以血为本”的观点,补血养血对于女性尤其重要。著名中医妇科专家、北京医院首席专家肖承悰教授便曾说,女人一生都要养血。
当女性出现头晕乏力、面色苍白时,专家会告诉你,这是“气血不足”的表现,似乎很多病都跟它有关。气血不足真的那么容易出现吗?又有哪些表现呢?
气血不足虽不是大病,但它却是很多疾病的根源所在,也是养生保健的根本,气血充足,对人的精气神都有正面意义。那么,究竟气血不足会有哪些表现?
气血不足的表现
1
眼睛
眼白的颜色变得混浊、发黄,还伴有血丝,说明气血不足。另外,眼袋很深、眼睛干涩、眼皮沉重都代表气血不足。
2
皮肤
皮肤有弹性则气血充足,而皮肤粗糙、无光泽、发黄、有斑都显示身体状况不佳,气血不足。
3
头发
头发乌黑浓密就代表气血充足,反之,头发干枯掉发、发黄开叉都是气血不足的表现。
4
手脚的温度
手脚温热则气血充足,如果手心偏热、出汗或时常手脚冰凉,则气血不足。
5
看睡眠
入睡快,睡眠觉,起床后精神饱满都是气血充足的表现;反之入睡困难,易惊醒,打呼噜是血亏的表现。
6
看运动
轻微运动时如果出现胸闷、气短的症状,就是气血不足;如果运动后精力充沛、浑身轻松的人就气血很足。
关于气血两虚引起的原因
01
气虚证
气虚证是因机体脏腑功能衰退,元气不足引起,多见于久病体弱老年、虚老等多种情况。
虚性体质者排便、排尿、排汗均正常,但元气不足,对病毒的抵抗力减弱、绝疫力差、体虚盗汗、手心常湿、晚上常流冷汗、脸色苍白、行动无力,临床上体弱多病者多属虚症。根据虚损脏腑的不同,又可分为心气虚、肺气虚、脾气虚、肝气虚、肾气虚等症。
02
心气虚
临床以心悸、自汗、气短、胸闷、动则加重为主要表现之证,多见于惊悸、不寐、胸痹、虚劳,以及西医的心律失常、心脏病、贫血、神经衰弱等疾病。
肺气虚:肺气虚损不足,临床以咳嗽乏力、畏风自汗、声音低怯、喘息气短、易感外邪等主要表现之证。多见于咳嗽、哮喘、自汗,以及西医的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气肿、肺心病等疾病。
03
脾气虚
脾气不足,运化水谷精微功能减退,主要临床表现有:院腹胀满,食后更甚,口不知味,甚至不思饮食,大便溏薄,精神不振,形体消瘦,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等。常见于泄泻、胃脘痛、腹痛、水肿、痰饮、哮喘、痿证、小儿疳积,以及西医的慢性胃肠炎、慢性肾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
04
肝气虚
肝脏功能活动减弱,临床以疲乏胁痛、耳鸣眼花、易于惊恐等为主要表现之证。常见于月经不调、胁痛、不寐,以及西医的慢性肝炎、神经官能症等疾病。
05
肾气虚
肾气不足、肾生理机能减弱,临床以腰膝酸软无力、神疲乏力、听力减退、小便频数、遗精早泄、带下清稀为主要表现之证。常见于虚劳、腰痛、阴痿、遗精、眩晕、水肿,以及西医的腰肌劳损、低血压、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疾病。
06
血虚证
体内血液亏虚不足,脏腑组织失于濡养,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或萎黄,爪甲淡白,头晕眼花,手足发麻,心悸失眠的证候。常见于心悸、虚劳、眩晕、长期发热、月经不调、崩漏、闭经、不孕,以及西医的营养不良、造血功能障碍、慢性消耗性疾病、神经衰弱或出血性疾病等。
心主血,肝藏血,心肝两脏与血的关系最为密切。若心血虚,可见心悸、失眠、多梦;肝血虚则表现为眩晕,耳鸣,视物模糊,手足震颤等。
补气是我们生活的需要,每个人身体出现问题的话,一般都是由于气虚或者血虚。血虚有血虚的调养方法,而气虚的话我们一般采用的补气方法都是通过重要调理,常用的有效中药一般有以下几种。
常用的有补气作用的中药很多,这里只介绍以下几种。
人参
人参
甘、微苦、微温。
大补元气,生津止渴:用于挽救气虚欲脱之危证(如休克、虚脱)及肺肾虚喘、脾虚泄泻、消渴等气虚重证。
西洋参
西洋参
苦、甘、凉。
补益肺胃,清热生津,用于阴虚内热及肺胃阴虚之证。
太子参
太子参
甘、微苦、平。
补气生津:用于气阴不足之津伤口渴,心悸失眠,咳嗽气短等。
黄芪
黄芪
甘、微温。
(1)补气升阳,固表止汗:生用能固表止汗,治虚证自汗、盗汗。炙用能补脾益肺,治疗清气下陷及气虚出血等证。配当归治气血俱虚。配白术、防风卫气虚弱之自汗不止。配升麻、柴胡,治中气下陷。
(2)托毒排脓,利水消肿:用于痈疮不溃或溃后久不收口及脾虚水肿,常配白术、防已、茯苓。
补血首先是指补肝养血,因为中医认为肝脏血的器官,脾胃之气为生血之源;肾藏精,精可以化生为血;心主血的运行,心又藏神,也与血虚证有关。补血的中药较多,其功能、应用各有特点。熟地黄
熟地黄
甘、微温。
(1)补血调经:用于血虚头晕、心悸及月经不调,常配当归、川芎、白芍(名四物汤)。
(2)滋补肾阴:用于肾阴虚所致的潮热、盗汗、消渴、腰酸等症,常配山药、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名六味地黄汤)。
当归
当归甘、辛、温。(1)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用于血虚所致的月经不调。因其具有活血止痛之功,也用于痈疽肿毒、跌打肿痛、肢体麻木等症。配丹参、香附治血虚闭经;配白芍能养血柔肝,治肝血不足;配川芎能行血活血,化谈消肿。(2)润肠通便:本品质润多脂,用于老年或病后之血虚便秘。阿胶
阿胶
甘、平。
(1)滋阴润肺:用于阴虚火旺之心烦、失眠、痉挛等症。又治肺阴虚之咳喘、咯血,常配天冬、麦冬、五味子。
(2)补血止血:用于血虚及各种出血。
紫河车
紫河车
甘、咸、温。
补气养血益精:用于肾精亏损及气血不足之证。
补气血的方法是非常多的,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以及饮食习惯和保持良好的心情等,都是可以补气血的方法。日常生活中,还可以做些食疗以帮助补气血。但是要注意的是,在补气血之前要搞清楚自己的体质,可以选择咨询我们阿胶及中药来补气血,可补阴阳两虚,气血两虚,食欲不佳,短气管力,少气懒言,四脚无力,手脚冰凉,月经不调,脸色苍白或发黄等相关症状。
各朋友可以在本文章最下面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