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点击右上角?点选
今日·寒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
“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
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
寒露,表示水汽凝结现象,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出现“寒”的节气,也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
寒露分三候
“一候鸿雁来宾;
二候雀人大水为蛤;
三候菊有黄华。”
此时,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
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
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
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
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
“季秋之月,菊有黄华”,
这时,菊花也已普遍开放。
从寒露开始,人们就会感觉到丝丝的凉意,随着寒气增长,万物逐渐萧落,阴阳之气也悄悄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
这时,人体的生理活动也要跟自然界的变化同步,注意保养体内的阳气,以确保体内的阴阳平衡。那么,寒露节气该如何养生?以下四个养生要点请大家牢记。
注意脚部保暖
常言道:“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过了寒露,夜晚寒气急剧上升,及时增加衣物与保暖是最重要的养生方法,尤其要注意脚部的保暖,以免寒邪入侵。
如何让脚部不受寒?首先,把夏季的凉鞋通通洗刷收进柜子里,穿上保暖性好的鞋袜;其次,在一天的工作劳累之余,晚上用热水泡脚,既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还能改善脚部皮肤和组织营养,从而消除一天的疲劳。
早睡早起精神好
与经常熬夜的人相比,早睡早起的人精神压力较小,其精神健康程度较高。每天科学的入睡时间是22点——23点,半小时或1小时进入深度睡眠,而且午夜零时到凌晨3点是人体自然进入深度睡眠的最佳时间,这样才能保证第二天工作精神百倍。
研究表明,秋天适当早起,可减少血栓形成的几率;起床前适当多躺几分钟,舒展活动一下全身,对预防血栓形成也有重要作用。
秋燥宜多吃润物
寒露节气的最大特点是“燥”,从中医上讲,燥邪易伤肺伤胃,故根据“燥则润之”、“寒则温之”的原则,饮食上则应以温润的食物为主,以达到养阴润燥、补肝益肾之效,同时还可防治咽干口燥等症。
此时最适宜吃的食物为雪梨、蜂蜜、甘蔗、牛奶、银耳、百合、莲子、核桃、花生、黑芝麻等食品,以养阴、生津、润燥,缓解人体干燥症状。中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应多吃些红枣、莲子、山药、鸭、鱼等食品。
精神调养不可少
由于气候渐冷,日照减少,风起叶落,时常在一些人心中引起凄凉之感,出现情绪不稳、易于伤感的忧郁心情。所以此时人们要注意控制情绪,多做开心喜好之事,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伤感,平安度过秋季。
要培养秋季良好的情绪状态,维持良好的心态,多活动、多运动是必不可少的。平时要多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多做运动,陶冶情操,稳定情绪,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及免疫力。
推荐三款
适合寒露节气的饮食
红枣花生山药粥
红枣10枚,花生45克,山药1段,粳米克。
山药洗净去皮切块,花生、红枣洗净,加水适量。先把山药、花生、红枣煮开,然后把粳米放进去,用勺子均匀搅拌,防止粘锅。煮10多分钟成粥即可食用。
养脾补血,滋养容颜。
参麦雪梨瘦肉汤
瘦猪肉克,太子参30克,雪梨4个,麦冬15克,南杏仁30克。
太子参、麦冬(去心)洗净;雪梨洗净,连皮切4块,去核;南杏仁用开水烫,去衣;瘦猪肉洗净,切块。把全部材料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大火煮沸后,小火煲1—2小时,调味供用。
清燥润肺,益气生津。
大枣莲子银杏粥
百合30克,大枣20枚,莲子20克,银杏15粒,粳米克,冰糖适量。
莲子先煮片刻,再放入百合、大枣、银杏、粳米煮沸后,改用小火煮至粥稠时加入冰糖稍炖即成。
养阴润肺,健脾和胃。
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