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天麻半夏太子参白及钩藤

近日,贵州省农村产业厅中药材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中药材春季生产指导意见的通知》,为药农提供了天麻、半夏、太子参等12个重点单品春耕备耕的生产指南。天麻春季生产管理技术要点??选地与整地:宜选夏季气温较凉爽,最高气温一般不超过30℃,冬季至少保证有2~3个月平均气温5℃以下的低温期以保证天麻顺利经过冬季低温处理;海拔~m宜生产种麻,海拔~m宜生产商品麻;红天麻宜选择海拔~m区域,乌天麻宜选择海拔~m的区域。??选种与播种:红天麻种植面积最大;其次为杂交天麻和乌天麻;绿天麻和黄天麻种植稀少。经检测,乌天麻品质最好,乌红杂交天麻次之,绿天麻和红乌杂交天麻介于乌天麻和红天麻之间。在秋、冬季至春初培养菌材。初春2月~3月栽天麻,米麻和白麻需贮藏于0℃~5℃30d以上,破除休眠。在林间分散做小穴种天麻。穴长1m,宽0.5m,深15cm,种植天麻时先将穴底挖松,铺腐殖质土3cm,然后将已经培养好的菌材平铺在穴底,菌材之间留出3cm左右的空隙,摆放好菌材后用腐殖土将菌材之间的空隙填实,并露出菌材1//3在上面。然后将准备好的天麻种摆放在穴里,天麻种摆放是尽量靠近菌材摆放,在菌材两端必须要放天麻种,天麻种每隔10cm左右放一个,穴的四周适当多放一点。天麻种摆放好以后及时腐殖土覆盖。覆土深度10cm左右(如果没有腐殖土用沙土也可以)。覆土后在最上一层需要覆盖落叶、茅草、稻草、玉米秸等进行遮阴。海拔低的地方可根据情况搭荫棚防高温和保湿。??田间管理:冬季和初春要适当加大覆土深度,并用覆盖物保温。窖内10cm以下土层温度维持在0℃~5℃,7、8、9三个月要用覆盖物或搭阴棚,将土层温度控制在26℃以下,不超过28℃。l2月~3月控湿防冻,土壤含水量30%,见墒即可。4月~6月增水促长,土壤含水量60%~70%,手握成团,落地能散。7月~8月降湿降温,土壤含水量60%左右。9月~10月控水抑菌,土壤含水量50%左右,手握稍成团,再轻捏能散。11月,土壤含水量30%左右,干爽松散。5月~9月天麻地沟或窖面的草长到15cm~20cm时,应及时除草松土,土壤稍板结的,待雨过天晴时拔根除草,土壤疏松的亦可拔可割。??病虫害防治:加大蜜环菌用量,形成蜜环菌生长优势,抑制杂菌生长。蛴螬、蝼蛄等成虫具有趋光性,可设置黑光灯诱杀。半夏春季生产管理技术要点??选地与整地:湿润肥沃、保水保肥力强、质地疏松、排灌良好、pH近中性的沙质壤土;深翻土地20cm,每亩施入厩肥或堆肥kg、过磷酸钙50kg,翻入土中,整细耙平,80~cm宽开厢,深20~30cm,厢间距30~50cm。??选种与播种:选直径为0.6~1cm、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中小块茎作种茎;2月底至3月初播种,用5%浓度草木灰液体浸种2~3h,或50%多菌灵倍液浸种30min,按亩用种量~kg将种茎均匀撒入厢内,芽嘴向上,覆盖腐熟的农家肥与过磷酸钙混合物(亩用农家肥kg、过磷酸钙50kg),覆土10cm厚,起垄。??田间管理:浅层除草,摘除花葶,适时排灌和培土。??病虫害防治:主要病虫害有茎腐病、根腐病、叶斑灰霉病、蓟马、蚜虫等,参照《贵州主要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进行防治。太子参春季生产管理技术要点??田间管理:出苗后的水肥管理,2月底到3月初,适当适当使用氮肥,增强太子参幼苗长势;4月左右施用磷酸钾叶面肥,增强太子参抗病能力。除草去杂在太子参封厢前,全面人工除草一次或者合理施用除草剂除草,在封厢后进行人工除草,或在厢沟施用除草剂除草。??病虫害防治:3月底以后的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菌剂防治为主、化学药剂防治为辅的绿色防控技术。技术要领,在2月底到3月初,花叶病开始发生前,使用植物益生菌菌剂,提升太子参抗病毒能力,并且进行全面除草,减少病毒传播;3月初到4月,太子参立枯病、叶斑病主要预防时期,使用立枯病菌和叶斑病特异生防菌剂,每15日喷洒和浇根一次;当立枯病和叶斑病已有初步爆发,适当使用化学农药(百菌清等)进行防治,7-10天喷洒和浇根一次,将立枯病病株带土一并清除。5月到7月,主要防治根腐病、白绢病和紫纹羽病,采取根腐病、白绢病和紫纹羽病原菌光谱生防菌进行灌根,15天一次,当发病严重时,采取化学农药进行灌根处理,7-10天一次。白及春季生产管理技术要点??选地与整地:最适宜沙壤土,土质疏松、肥沃、通透性好、灌溉方便,其它前茬种植玉米等禾本科旱地作物适宜种植白及,土壤环境质量参数应符合GB的规定。耕地应在移栽前10d左右进行,深翻30cm,耙细土壤,开沟起垄,厢面宽1~1.2m,沟宽30-40cm、深15-25cm,适宜腐熟牛粪等农家肥-kg/㎡作为基肥。??选种与播种:选择经组培驯化,具2-3个分叉,两个最大分叉全长大于3cm种茎;厢面开沟条播7-10cm,摆放4-5株白及“马鞍型”驯化苗,对种茎喷施生物杀菌剂,覆土,株行距15-20cm×27-30cm,每亩用种量5-株。??田间管理:清理沟,镰刀割除田间杂草,不主张连根拔草;春旱5-7天浇透一次水。??病虫害防治: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预防根腐病。钩藤春季生产管理技术要点??选地与整地:生长环境适为海拔~m;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土壤pH5~7;年平均温度18℃~19℃,≥10℃年积温为3℃~5℃,无霜期~天,空气相对湿度80%,年降雨量为~mm,阴雨天较多,雨水较均匀,年平均日照0~小时左右。??选种与播种:选择移栽苗经鉴定为钩藤Uncariarhynchophylla(Miq.)Miq.exHavil.,实生苗苗龄2年以上,扦插苗苗龄1年即可;地径大于0.6cm,苗高大于40cm;根系完整,侧根数不少于4条,侧根长度20cm以上;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定植前按行距2.5~3m、株距1.5~2m开穴,穴径约40cm,穴深约30cm,每穴施入腐熟厩肥5kg和复合肥0.25kg;早春进行移栽定植。??田间管理:1.浇水补苗:定植后的半个月内,尤遇干旱时更应及时浇水,抗旱保苗。在雨季尚应注意排水,以防积水过多,根系生长不良。定植成活后,须全面检查,发现死亡缺株的则应及时补上同龄钩藤苗。2.松土除草:定植后,每年冬末春初中耕1~2次,范围为树冠下20cm内,中耕深度约10cm,不漏耕。用宽15cm左右的锄头除草,但靠近植株的杂草宜用手拔除。3.施肥:定植返青成活后,施尿素30g/株;6~7月开花前结合中耕除草追施一次微生物菌肥或有机无机复合肥,按0.5kg/株撒施于植株周围,并覆盖细土;11~12月施磷肥0.5kg/株;4.修枝整形:定植第一年,当钩藤茎藤长到50cm以上时,及时剪去顶端以保持植株高度在50cm以内;侧枝多于3枝时,应剪去弱枝、枯枝和病虫枝。第二年冬季开始定型,保留植株高度在cm左右,分茎数3~4株,其余部分用枝剪剪去。第三年后,每年冬季进行修剪,保留植株高度在cm左右,剪去其余部分,清除植株基部的枯枝和病虫枝。??病虫害防治:病害主要发生在苗圃育苗期。大田主要为虫害。1.蚜虫:4月始发生,6~8月为害盛期。危害嫩叶、嫩茎上吸食汁液,可使幼芽畸形,叶片皱缩,严重者可造成新芽萎缩,茎叶发黄、早落死亡。可选用10%吡虫啉4,~6,倍液,或40%乐果1,倍液,或灭蚜松乳剂1,倍液等药剂喷雾。2.蛀心虫:幼虫蛀入钩藤茎内咬坏组织,中断水分和养料的运输,致使植株顶部逐渐萎蔫下垂。发现植株顶部有萎蔫现象时,及时剪除;从蛀孔中找出幼虫灭之;心叶变黑时或成虫盛发期,选用95%敌百虫1,倍液喷杀。艾纳香春季生产管理技术要点??选地与整地:艾纳香喜温暖、怕霜冻、趋阳、耐瘠、抗旱,适宜生长于温暖向阳环境,其根系发达,横向水平根是重要的无性繁殖器官,水平延伸可达1.5m以上,因此应选择海拔m以下地势高燥、易排水、向阳的缓坡地(<25°),土壤以土层深厚、质地疏松、保水保肥力强、排灌方便的沙质壤土或含沙(砾石)的酸性或中性壤土为好。冬季将土地深翻20~30cm,清除杂草残茬及根芽,使其经冬风化。对于未开垦的荒坡地或撂荒地,则先将灌木、荆丛、杂草砍除,同时将其根和其他杂物除净。再沿垂直于坡向的方向,以规划的定植行为中心,成环形带状耕翻土地,垦殖带宽1.5m,垦殖带间距0.5~1m,相邻垦殖带之间不耕翻,保持自然植被,做水土流失防护带。??选种与播种:选阴天或雨后移栽定植,移栽前挖定植穴,穴长×宽×深30cm×30cm×30cm。起苗后,一般应在48h内栽下。行株距1~1.5m×0.5~1m,瘦坡地略密,肥地略稀,种植于坡地的,行向应垂直于坡向。栽植时,每穴定植1株,苗茎直立居中,根系伸展,覆土4cm压实,上盖松土,浇定根水。??田间管理:移栽后7~10天,检查幼苗成活情况,发现缺窝的应立即补栽。艾苗成活后(5月中旬至6月上旬),结合第一次追肥或随间作作物一起中耕除草,近株松窝,距植株10~15cm外深中耕,以利根系扩展。追肥应按前轻、中重、后补的原则,全年可结合中耕追肥2~3次。第一次为促使新根早生快发,应提高速效氮肥的比例,可用复合肥+尿素或饼肥+尿素按4:1混合,追肥12~15kg/亩;第二次已进入艾苗旺长期,追肥宜重,为不影响有效成分含量,应适当降低氮素比例,一般可每亩窝追复合肥或饼肥l0~20kg:第三次根据植株长势看苗施肥,补充后劲,此时因已进人生长后期,应以速效氮为主,少量补追,即在8月下旬至9月中旬,每亩施尿素3~5kg。2年以上的艾园2月下旬至3月中旬,主桩侧生幼芽萌发时进行一次全田以除草为主的浅中耕,松耕不能太深,以免伤及已成网状的水平根,保留已出土的根生苗。对主桩追肥一次,用肥种类和比例与笫一年相同,施肥量可增加1/3-2/3。??病虫害防治:病害可在发病初期施用1:1:波尔多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倍液,进行喷雾或灌根防治。虫害可选用50%杀螟松乳油,或90%敌百虫,或25%杀虫双水剂~倍液等喷施防治。

声明:本文转自“贵州省农村产业厅“,分享仅为传播中药基础知识,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插入广告与原作者无关,感谢原作者的辛苦付出。若有异议,将做删除处理。

交流沟通,请加-2(实名+单位)

近期会议安排

??强力推荐,海外游学,全程仅20人,时间待定|探索日本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经营之道??第四期招生,预计5月开课|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大健康产业高级总裁班??点击,免费领取《中药大辞典》(第二版)!??点击,免费领取肖培根院士、赵中振主编《当代药用植物典》(共4册)??点击,免费领取《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彩色图谱》??点击,免费领取《中国药典》(版)四部

药材产销对接群

(现已达9人)

健康食品与保健食品群

(含科研、产业等领域)

中药工业企业群

(现已达家企业)

中药农业企业群

(达多家种植基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izican.com/tsjj/52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