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行吃人参,内行只吃它补气降压降糖

民间流传着“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的顺口溜。意思是说,经常用黄芪煎汤或泡水代茶饮,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

黄芪富含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及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可有效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改善心肌供血,调节血糖含量。并且可以补气、生血、缓解胃下垂、改善体质,还可以延缓细胞衰老的进程……

为什么黄芪比人参还好?

黄芪和人参均属补气良药,人参偏重于大补元气,回阳救逆,常用于虚脱、休克等急症。黄芪以补虚为主,常用于体衰日久、言语低弱、脉细无力者。

好的人参一斤要上千元,而黄芪只要几十块钱一斤,吃起来不会心疼哦!

1

黄芪补气效果不输人参

与西洋参、太子参相比来说,黄芪补气的效果毫不逊色,是适合老百姓补气的药。对于气虚、气短,容易感冒、易出汗的朋友,经常的吃黄芪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中医治疗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炎等,以及对于大病初愈的调养,和促进手术后伤口的愈合,都会用到黄芪。

2

心脑血管保护神

黄芪有强心、降压、抗心律失常、保护心血管系统等作用,很适合心血管系统不太好的人群,普通人泡水喝也能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3

保护胃肠肝胆

无论是胃肠还是肝胆,黄芪都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像肝炎、胃炎、胃溃疡等患者,都是使用黄芪来进行治疗的。

4

抗癌

黄芪中含有的多糖,配合抗肿瘤药物能够增强药效,而且副作用会降低。有癌症的人,长期服用黄芪,能起到较好的抗癌效果。

生黄芪、炙黄芪的区别

炙黄芪是生黄芪经过炒制而成的,用蜂蜜翻炒,晾干之后以不粘手为宜。除了加工方法不一样之外,生黄芪和炙黄芪的区别还有以下几点:

1.相比生黄芪,炙黄芪的补气润肺功能更强一点;

2.生黄芪多用于固表、生肌、利水;炙黄芪则多用于补气益中;

3.生黄芪只有黄芪本身的中药味,而炙黄芪具有蜂蜜的馨香,味道略微甘甜;

4.泡水之后,生黄芪没有粘性,而炙黄芪略带粘性;

5.咀嚼的时候,生黄芪味道“单纯”,炙黄芪略有有一点豆腥味;

6.从外表来看,经过炒制之后的炙黄芪更有光泽一点。

四种日常吃法

黄芪应该怎么吃效果最好呢?日常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吃法主要有四种。

1

干嚼

把生黄芪当瓜子一样,放在嘴里嚼着吃。黄芪的味道很好,会有一种豆香的感觉。

2

泡茶

黄芪片5~10克,用沸腾的开水直接冲泡,盖好泡10~20分钟,当茶饮用。若想黄芪味出得更彻底,可反复冲泡。

3

煮粥

黄芪15克,党参10克,梗米克,大枣30克。先将黄芪和党参一起煎水取汁,再放大枣和梗米一起熬成粥,味道可口。

4

烹饪

若平时喜欢吃烧肉、烧鸭等,可以放适量黄芪。味道更独特,还可以起到滋补作用,效果非常不错。

三个经验方

益气饮:反复感冒、四肢乏力

生黄芪12克、生白术12、防风5克,沸水冲泡10~15分钟即可饮用。

对应症状:反复感冒、过敏性鼻炎反复发作、气短懒言,四肢乏力、头晕、动则汗出等。

禁忌人群:上火的人不能喝,容易火上加火。

补血汤:贫血气短

生黄芪25克、当归12克、生姜3片、大枣10克,鲤鱼洗净后放入煲滚的清水中,用大火煲开,改小火煲2小时后,下盐调味即可。此汤可补气生血,老少皆宜。

对应症状:容易疲累,心慌心悸,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唇甲淡白,头目眩晕,劳累时加重。

黄芪薏米粥:乏力腿肿、没胃口

生黄芪15g、薏米40g、茯苓20g、粳米g、红枣10克,洗净放入沸水中,煮至成粥即可食用。

对应症状:眼睑或下肢轻微浮肿(常见于月经生理期前后、更年期、刚生完孩子时);倦怠乏力腿肿;肢节疼痛,小便不利,饮食没有胃口,大便稀溏等情况。

禁忌人群:小便频数,尿多,阴虚津伤,口燥咽干的人群。

黄芪竟有这么多非凡功效,是不是现在才知道!常备黄芪,远离高血压、糖尿病和癌症!你还在等什么?

喜讯通知

手机微店全面上线

?家园网微商城已经全面上线了,可以通过识别







































白癜风学术交流峰会
北京哪所医院治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izican.com/tsjj/45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