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大场镇小钉耙挖出来的致富路

“别看这东西小,可是好东西哩!我每天在这里挖药,挖一斤能赚3元的劳务费,一天可以挖40~50斤,算下来,一天可以得多呢!比我在外面打工要好得多!”正在牛大场镇采挖太子参的新寨组村民杨通碧激动地说道。10月,是牛大场镇太子参成熟的时节,牛大场镇太子参种植基地上人头攒动,本地的、外地的、年迈的、精壮的、脸上还有些稚气的,手持小钉耙,在种植基地上热火朝天地采挖着。

“这太子参生长的环境坡度比较大,用这个小钉耙挖起来最有效率,每年一到药种成熟的时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来进行采挖工作,这些都是我们雇来的,干活可利索了!”大坪村的种植大户徐江介绍到。牛大场镇作为全国最大的太子参产区,年种植面积达到6万多亩,由于太子参的种植面积较大,分布较广,每到药种的成熟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进行采挖工作。这便是牛大场镇独有的新群体“挖药人”。

据悉,自脱贫攻坚以来,牛大场镇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7+N”产业发展思路,把发展太子参等中药材种植作为调整种植业结构、实现农民增产增收、促进农业经济稳步增长的主导产业来抓,在原有的中药材发展模式基础上,探索出“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等模式,构建了产业化精准扶贫新格局。通过优先聘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到种植基地务工培训,全程参与生产和管理,从而建立农户在基地务工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户既学习到栽培技术又增加收入。

目前,全镇每年在太子参采挖季可提供所有贫困户的务工岗位,平均工资80元/天,每年务工天左右(部分可达到天),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1.6万元以上,并在务工过程中提供栽培技术指导,待学习栽培技术成熟后,引导贫困户自主种植太子参发展,由企业免费发放种苗并实行保底回收,现已带动户贫困户人脱贫。

来源:施秉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北京中科白殿疯怎么样
中科医院专家微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izican.com/tsjj/45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