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宜补
许多人会选择食参
但参的种类有很多
选哪种
如何服用
都大有讲究
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主治医师杨玉良
提醒市民
不同人群用参应有所侧重
一定要先请中医辨证识体
再按需选择
切勿盲目进补!
人参——大补元气
人参具有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回阳救逆之功,适合年老体弱、消耗性疾病后期、术后病人服用。人参可减少尿糖,改善全身症状,适合治疗消渴病及危重病人。
红参——补阳气养气血
“红参是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栽培品经蒸制后的干燥根和根茎。”姚媛说,经过了熟制,除了具有补元气、生津安神这些人参都有的作用外,红参的药性更温,火力更大、劲更足,其补阳气、养气血的功效自然也就非凡了。凡有面色苍白暗淡、手脚冰凉等阳虚症状者,都可选用红参,从小剂量进补。但阴虚火旺的人最好不要服用红参。
西洋参——清热养阴
西洋参性寒,能补气养阴、清火除烦、养胃生津,通常用于肺虚久咳、口咽干燥、手心发热、心烦失眠、四肢倦怠、失血气短等症。它的补气功效稍逊于人参,但它独有着清热养阴功效,不适合吃红参的人可以考虑吃西洋参。
但服用西洋参还要考虑季节性,春夏两季比较适合服用西洋参,相对不宜服用人参或红参,而冬季更适宜服用人参。
西洋参相对温和,故对用量没有特别要求,每天含4-6片通常不会产生副作用。服法上应注意不要与浓茶、咖啡一起服用,以免减轻功效。另外应多喝水,不与其他药物同时服用。
党参——健脾益气
党参是平补之品,一般的气血两虚、气津两伤症可用,尤其适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体卷无力、脱肛等症状的人群,如中药健脾益气的基本方——四君子丸,就包含了党参。一般中年人、青壮年及肾性蛋白尿者选择党参为宜,但它可使血糖浓度升高,患消渴病者不宜。
太子参——适合脾虚小儿
太子参又叫孩儿参,是石竹科植物太子参的干燥块根。它有近似人参的益气生津作用,但力较弱,补益作用也弱于人参,但其无促进性早熟之弊,故特别适合小儿脾虚胃阴不足或小儿急性病发热后气阴两亏症,也适用于伤阴者。
人参进补掌握四个“最”
1、最补——先吃参须
从参须到参身,10天是服用一支参的最佳周期。参须功效较弱,参身较强,越往上功效越厉害,故应先吃参须,清炖吃三天,再吃参身,自下往上分三段清炖吃,最后吃最上面的老根。
2、最适合——每天1克
参不宜吃太多,一般每日量为1克左右。
3、最佳吃法——清炖
最宜清炖,把人参和瘦肉、小鸡、鱼一起蒸炖,可消除苦味,滋补强身。
4、最应注意——先把脉
进补参前最好先让中医把脉确定当前身体状况是否宜补,否则盲目补参反而可能补坏身体。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