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从那边拉沟,我们从这边开始,这样快一点。”
“好嘞,那我们过去那边……”
近段时间,在平塘县平舟镇京舟村太子参种植基地正上演着热闹的种参活动,村民们自行分工,互相协作,分行、施肥、播种、覆土......一气呵成。
谁会想到,这样的宝地曾是丢荒地,田间道路高低不平、杂草丛生。丢荒地变宝地,这还得益于村里年开始发展太子参种植说起。
“我们这些土地,以前秋冬种的时候都基本上是丢荒,自从村里引进企业发展种植太子参以来,我们所有闲置的土地都利用起来了,让我们的田地冬天不仅能效益过冬,也盘活我们的产业,带动当地群众就近务工增加收入。”京舟村党支部书记杨通华说。
太子参是一种名贵的中草药,喜欢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生长期短、见效快,一般生长8个月就可以收获。
年,京舟村积极探索,利用气候温和的自然条件,结合实际,引进企业开荒示范种太子参。太子参进入京舟村后,以“党支部+基地+农户”模式种植,由村党支部负责协调土地、人工问题,基地负责管理销售,农户以土地入股或务工方式获取收入。
基地负责人李平贵表示:“由于这个地方的气候好,很暖和,太子参种在这里就长得好。我到村里发展种植太子参的这些年,村里面的干部、当地老百姓都很支持我的工作”。
“我家的地撂荒多年了,现在有企业来这里种植太子参,我就拿土地流转给他们,收了流转费后,我还可以到基地干活挣钱。我们务工的工资都是当天结清的,下班就拿钱回家,高兴得很哦。”京舟村村民陆廷菊开心地说道。
这几年,得益于适宜的土壤条件和气候优势,京舟村种植的太子参一亩地可以产八九百斤,甚至上千斤,亩产值在1万左右,给足了京舟村和种植大户信心,也激发了村民积极性。如今,京舟村已经发展太子参种植亩。
“我们还要扩展太子参的种植面积,因为这个产业给老百姓的就近务工带来很大的实惠,也给我们乡村振兴这一块筑牢基础。”京舟村党支部书记杨通华表示。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陈庆
编辑袁鹏
编审莫宇张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