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60103/4753196.html
近年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切实抓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基地依托、产业推动的发展思路,重点围绕果盘子、药篓子、菜篮子、茶园子、蜜罐子、金猪子“六子”多元化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实现农村经济提速转型,农民收入节节攀升。
7月的丹寨县生机勃勃,走进兴仁镇烧茶村蓝莓种植基地,亩蓝莓散发阵阵果香,高度不足1米的蓝莓树上挂满鲜果,每颗都包裹着一层厚厚的果霜,柔软饱满,鲜气十足。
每年此时,烧茶村的村民柳艳都会到基地务工。作为熟练工,她每天能采摘40多斤鲜果。今年她当上了基地管理员,每月增加了元管理工资。“离家这么近能挣这么多钱,我挺开心的。”柳艳笑成一朵花。
和柳艳一样,长期在基地就业的村民有70多个。除了务工工资,他们大多以流转土地或入股合作社的形式参与发展蓝莓产业,每年年底按照比例分红。年,烧茶村68户、名贫困户分到了12.55万元。
截至目前,丹寨县蓝莓种植面积3.12万亩,可采面积亩,年产量近吨,预计年产值近万元,覆盖全县48个村级产业扶贫合作社,带动农户户、人。
微风拂过,龙泉镇马寨村吊瓜基地里绿油油的吊瓜随轻风摇动。从山脚到山腰,一架架吊瓜不仅装点了村庄,更让群众看到了发展的希望。
吊瓜架下,绿油油的板蓝根长势喜人,对当地群众来说,板蓝根不仅是中药材,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蜡染工艺所需的重要原料。
截至目前,全县林下中药材累计种植面积达2.9万亩,种植品种有钩藤、天冬、板蓝根、黄精、百部、太子参、仙茅、吴茱萸等,产业覆盖全县74个村、户、1.4万名群众,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劳动务工、利润分红等方式,每年可增加5元以上收入。
年,扬武乡洋浪村致富带头人彭朝斌流转了60亩土地种植蔬菜。如今,他的种植规模已扩大到80亩,种植品种也由最初的白菜、青菜增加到了现在的芹菜、西兰花,还请了七八个村民到菜地帮忙。
年,丹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12.02万亩,产量20.3万吨,产值4.9亿元,产业覆盖32个村,带动户群众参与种植,户农户长期稳定就业。
经过雨水的洗礼,南皋乡四方山村内随山势延伸开来的梯田茶园满眼苍翠。这座面积亩的茶叶种植基地,正以每年上百亩的规模扩张。
今年春天,姚茂红的亩茶园采收了0多斤茶青,大部分茶青销售给省内外茶企,少部分自己加工出售。姚茂红今年的收入突破了万元,带动多名群众就业。
截至目前,丹寨县投产茶园9万亩,年干茶产量吨,产值7.4亿元,带动户、1.7万名农户,人均增收元以上。
年,排调镇的“养蜂达人”张秀恒在村里建起了第一个养蜂基地。如今,他的养蜂规模已经从最初的88箱发展到箱,年产蜂蜜1斤。眼下,他正在扩建箱规模的新基地,一家人靠着蜜糖顺利脱贫。
“目前,我们成立了合作社,30多名村民养殖了2多箱蜜蜂,年产蜂蜜0斤,产值50万元。”张秀恒还计划注册合作社蜂蜜商标,打造合作社品牌。
丹寨县建成11个林下养蜂示范点、66个养蜂点,覆盖农户户、1.02万人,养蜂箱,本年度新增养殖箱,产蜜量斤,预计产值25万元。
在美丽的雅灰乡瓮帮村,一条通村达院的水泥路将养殖基地与生产加工基地分隔开来,平方米的养殖场依山而建,平方米的室外运动场是土猪的“游乐园”,基地存栏能繁母猪、商品猪、乳猪头。今年,村里还投资多万元新建能容纳头能繁母猪的养殖基地。
合作社已按照村“两委”+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为贫困户免费提供了余头仔猪,出栏后以市场价回购。今年,瓮帮村计划培育3头仔猪,出栏头商品猪。
截至目前,丹寨县生猪存栏7.05万头,出栏5.36万头。年,全县生猪计划存栏7万头、出栏10万头,力争完成生猪存栏8万头、出栏12万头的目标。
记者王莹思通讯员张燕
图片来源于网络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