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秋季来临之时,都会有这样的意识:这是一个一大波与肺部有关的疾病的高发期。因为秋季的空气相对其他季节,更干燥因而更容易伤及肺阴,引起津气亏虚。同时还会累及胃、肾、肺等脏器,进而诱发或加重肺气肿、慢性咽炎、干眼症、便秘等症状。
因此在秋天,老一辈的人经常会对我们讲,这个季节最好的养生方法就是“养阴润燥”。小卫士在查遍百家方,综合不同方子的利弊后,整理以下几个适合秋季的食疗养生方法,相信总有一个能帮到你的。
蔗汁粳米粥,养神滋阴养胃
本粥重在滋养胃阴,特别适用大便干结、干呕打嗝、胃痛、口干唇燥等。该粥适用于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等人群。高热后或胃癌化疗病人出现胃脘隐痛或灼痛、饥不欲食、烦渴思饮、干呕等症时、亦可服食蔗汁梗米粥。
材料:
鲜甘蔗汁毫升,粳米-克。
做法:
将粳米煮至将熟时,再倒入鲜蔗汁一同煮3-5分钟,即可食粥。每日1剂,分2次吃,可连服5-7天。
功效:
甘蔗汁味甘性平,能润燥滋阴,生津解热,有天生复脉汤之誉;粳米有益胃生津作用,可调理慢性胃病引起的食欲欠佳、反胃呕吐等症状。
提醒: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
麦芦代茶饮,生津清热润喉
本方适用于牙周炎、糖尿病、口腔炎、咽喉炎、失眠等患者。此外,糖尿病咽干烦渴,慢支炎出现干咳无痰时,也可选服本方。
材料:
麦冬15克、鲜芦根30克
做法:
麦冬、鲜芦根切碎,加水煎服,1日3次。也可以直接用沸水冲泡,加盖焖10分钟后代茶饮。
本方还可适量加薄荷、白糖,做成冷饮饮用。
功效:
本方中的麦冬主治阴虚肺燥、干咳少痰及咽喉不利,并能护养胃阴,生津润肠;芦根清热养阴、生津止渴,对口腔炎、牙周炎有良效。
二味合用,可防治秋季口干舌燥、心烦不眠、便秘、胃热呕吐、咽喉干痛等病症。
白果荸荠汤,止咳化痰利尿
本方适用于。秋季干燥诱发慢性呼吸道病,患者出现烦渴便秘、阴虚肺燥、小便黄赤等症状,以及慢支炎、肺心病、咳喘、肺结核病人及癌症患者康复期食用均可选食本品。
另外,干咳少痰、阴虚发热、阴虚火旺者,选用本方效果也佳。
材料:
白果8克、茡荠8个、银耳15克,冰糖适量。
做法:
将白果去壳,银耳泡发洗净后,一同放入砂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后改文火慢煮。
待银耳、白果烂熟时加茡荠、冰糖,再煮3分钟即可食用。每天分2次服完,1日1剂,连服5~7天。
功效:
白果性平,味甘、苦,具有温肺益气、定喘止咳功效,对寒咳热咳均宜;银耳性平味甘,能养阴润肺、益气清肠;荸荠性味甘寒,可清热化痰、生津润燥、通淋利尿。
太子参百合汤,润肺养心通便
本方适用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急慢性咽喉炎、贫血、失眠、干眼症、便秘等人群以及症气虚肺燥引起的咳喘气短、口干渴饮等症。需要注意,感冒、痰多,或体质偏寒者不宜服用。
材料:
太子参60克,百合30克,罗汉果半个,瘦猪肉克。
做法:
将药材及瘦肉洗净后放入煲内,加清水适量,先武火煮滚后,改文火煲约2小时,肉熟烂后适量加盐,即可喝汤吃肉。
功效:
太子参性平味甘,有补肺健脾、益气生津功效;百合味甘性微寒,可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罗汉果味甘、酸,性凉,能清热凉血、生津止咳、润肺化痰。猪肉则补脾气、益肠胃,润肌肤。诸味相配,可共奏润肺益气、养心除烦、清热止咳之功。
洋参银耳羹,补气养阴益神
本方适用于白领人士如因工作紧张诱发的慢性疲劳、头昏、失眠多梦、慢性咽炎等症,服本方也有较佳调理作用。
材料:
天冬10克,百合30克,银耳20克,西洋参片3~5克。
做法:
先将百合、银耳洗净以温水浸泡30分钟,加适量清水,慢煎熬至银耳烂熟时,加洋参片、天冬再煮10分钟左右,放白糖,用莲藕粉勾芡即成。
每日分2~3次吃完,1日1剂,可连吃7~10天。
功效:
西洋参性凉味甘,能补气养阴、宁神益智、生津降火;百合润肺止咳,宁心安神;银耳滋阴润肺、益气清肠,为补虚佳品;天冬味甘性寒,能生津润肺、清心除烦,可治肺燥干咳、肠燥便秘等。
而藕粉能清热凉血、健脾开胃。诸味同用,对食欲不振、神疲乏力、久咳痰少、痰中带血、舌燥咽干、手足心热等症,都有较佳效果。
提醒:感冒、痰涎过多,水肿病人不宜食用。
国内成立最早的白癜风医院西宁最好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