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施秉县中药材产业
施秉县立足资源禀赋,大力发展以太子参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取得显著成效。年,该县被认定为“贵州省施秉太子参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贵州省大健康医药产业示范基地”,被国家标准委评为“太子参栽培综合标准化示范区”。
一、产业发展整体情况
施秉县自年引种种植太子参以来,经历了探索、起步、发展与创新四个阶段,从最初的几十亩发展到目前的7万亩以上,产量达到吨以上,占到全国产量的50%。截止目前,全县中药材在地面积8.6万亩,其中品种有太子参、宽叶缬草、黄精、桔梗等品种,为促进中药材产业发展,年,施秉县在牛大场镇成立中药材交易集散地,中药材年交易量近吨。该县计划进一步建设中国牛大场太子参交易中心,建成后将形成集“冷藏、运输、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冷链物流体系,进一步巩固和夯实施秉县“中国太子参之乡”“西南药城”的地位。同时,采取“公司+贫困户”利益联结方式,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二、带动农户增收和贫困户脱贫情况
年,施秉县在杨柳塘镇7个村种植桔梗亩,投入财政扶贫资金.8万元,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导向、项目扶持、农户自愿”的原则,每户贫困户元量化入股到村级合作社,由村级合作社实施,以“村合作社+贫困户”的形式进行集中规范种植,盈利的70%作为量化入股贫困户分红,盈利的30%作为村级合作社运行管理费。在双井镇投入财政专项扶贫发展资金80万元,用于亩白及种植与管护,每亩补助资金元,带动贫困户户人。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贫困户按入股资金占比分红,即贫困户占70%,合作社占30%。
三、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情况
施秉县培育中药材产业龙头企业3家,农民合作社14家,家庭农场12家,社会化服务组织1家。其中,贵州三泓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省级扶贫龙头企业、省级创新型企业、省级科技型小巨人企业、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成为该县中医药产业领军型企业。
四、产品开发和品牌建设情况
该县先后培育出了“黔太子参1号”、“施太1号”新品种;制定“太子参无公害防治技术规程”“施秉太子种植技术”等7项省级标准。太子参、何首乌、头花蓼通过国家GAP认证;施秉太子参、施秉头花蓼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单位及联系人:施秉县农业农村局左群
联系
来源:农业农村部扶贫办
图片源自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