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平县波洞村造血扶贫有成效群众脱贫致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近日,记者一行驱车前往黄平县旧州镇波洞村,沿途平整的水泥路曲折蜿蜒,目之所及,重峦叠翠,绿荫环绕,生态之美,映入眼帘。   “藏身于大山之中,基础设施极其落后,土地零散、贫瘠,利用率低,是制约波洞村发展的最大阻碍!以前么罗组群众出行靠船只,危险且不方便,但如今这些终将成为历史了!”波洞村驻村书记窦燕平感慨道。旧州镇波洞村距离黄平县城30公里,距旧州镇15公里,所辖区域面积15平方公里。全村总户数户人,年以来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至年已脱贫户人。   “这是产业路,波洞村至今变化最大的就是基础设施,彻底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去往通建养牛合作社的路上,崎岖蜿蜒的山路已是水泥路全覆盖,直达养殖场,窦燕平颇为自豪地介绍道。   “再养一段时间,这批牛就要出售了,一斤能卖19至20块钱,这头牛能卖块左右。”通建养牛合作社老板杨通建指着一头黄牛向众人介绍,“喏,那头大的能卖多块。”近年来波洞村一直在发展养牛项目,据了解,年养牛头,投入资金97万元,覆盖贫困户50户,年分红元,户均增收元,年已分红户均元。   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波洞村通过基础设施、危房改造、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五改五化、教育扶贫、医疗卫生保障、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的扶持,以重点项目建设、重大扶贫工程到村到户帮扶措施为抓手,强化支撑保障体系,加大政策倾斜力度,“造血”扶贫成效明显。   乡村要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党建引领,波洞村通过“合作社+村委会+贫困户”等模式,鼓励地方合作社和贫困户重点发展辣椒、太子参、烤烟、食用菌和养牛、稻田养鱼、土鸡、蜜蜂等基础产业,通过合作社利益联结和因户施策方式,确保实现贫困户“户户有增收项目”。据悉,年波洞蜜蜂养殖项目,投入资金7.万元,养殖蜜蜂桶,覆盖波洞村贫困农户8户,当年户均增收近0元;年因户施策项目已发猪77户,发放猪苗头;发鱼24户,发放鱼苗斤。   此外,年至年度,波洞村已完成易地移民搬迁94户人,其中贫困户搬迁66户人;已旧房拆除70户;复垦复绿64户;年以来落实危房改造89户,年透风漏雨整治47户。   “尚未脱贫的群众是决战脱贫攻坚中最后的‘壁垒’。下一步,我们将加强政策宣传、教育引导,促使贫困户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转变,激发致富奔小康内生动力。”窦燕平说,将通过强化技能培训,提升贫困劳动力就业能力,决胜同步小康。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陈化勇黄平融媒体中心记者 廖文祥   通讯员刘佳雯   编辑刘娟   编审施昱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izican.com/tszy/117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