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养生秋冻有度要加衣,寒露养生宜养

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910787.html
秋冻有度要加衣寒露,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10月8或9日。寒露时节,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东北和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以“寒”为名的。俗谚云:“吃了寒露饭,单衣汗少见”“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都意味着天气由秋凉向秋寒转变。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古代把露作为天气转凉变冷的表征。仲秋白露节气“露凝而白”,至季秋寒露时已是露气寒冷,将凝结为霜了。白露后,天气转凉,开始露水;到了寒露,则露水增多,气温更低。此时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东北和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医典精论《金匮要略》:“三秋不可食肺。”《摄生论》:“宜减苦增甘,补肝益肾,助脾胃,养元和。”养生原则寒露时节起,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从中医角度上说,此节气最大的特点是“燥”邪当令,而燥邪最容易伤肺伤胃。此时期人身体的汗液蒸发较快,常出现皮肤干燥、皱纹增多、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甚至毛发脱落和大便秘结等症状。所以养生的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要避免因剧烈运动、过度劳累等耗散精气津液。在饮食上还应少吃辛辣刺激、熏烤等食品,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银耳、萝卜、番茄、莲藕、牛奶、百合、沙参等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品。同时,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注意补充水分,多吃雪梨、香蕉、哈密瓜、苹果、柿子、提子等水果。此外,还应重视涂擦护肤霜等以保护皮肤、防止干裂。中医保健寒露已过,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养生理论,这时人们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于是,民间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习俗。芝麻在《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等医药学专著里都享有很高的评价:健脾胃、利小便、和五脏、助消化、化积滞、降血压、顺气和中、平喘止咳,可治神经衰弱。1按摩调养方按揉足三里穴功效可以起到调三焦、和五脏,提高抵抗力的作用。按法每天用食指用力按揉两侧足三里穴各20分钟。2茶饮保健方芝麻黑发茶原料黑芝麻、白芝麻各5克,乌龙茶2克。做法1,将黑芝麻、白芝麻略洗、沥干;乌龙茶放入杯中,以热水略冲去杂质后,将水倒出。2,锅中放入黑芝麻、白芝麻炒至香味四溢后,盛出略放凉,研磨成粗末。3,将芝麻末投入杯中,再次注入热水,静置3分钟后即可饮用。功效此款茶饮可缓和中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白发与衰退的记忆力,并有润肠道、利排便的作用。3饮食调养寒露时节明星食物桑葚桑葚具有补肝益肾、生津止渴、润燥清肺的功效小白菜小白菜具有养胃和中、通肠利肺的功效花菜花菜具有补肾填精、健脑壮骨、补脾和胃的功效石榴石榴具有生津止渴、收涩止泻的功效山药山药是滋补良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利湿的功效莲藕莲藕具有交心肾、补虚损、强筋骨、固精气的功效蜂蜜蜂蜜具有温补脾胃、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滑肠通便的功效雪梨雪梨具有清热生津、润燥化痰的功效4推荐食谱莲藕猪脊骨汤功效益气养血,健脾补虚,强筋健骨。原料莲藕克,猪脊骨克,绿豆50克,生姜2-3片。做法莲藕去节刮皮,洗净,猪脊骨用刀背敲碎,洗净;绿豆洗净,浸泡30分钟;然后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毫升(约10碗水量),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约2个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即可(莲藕、猪脊骨可捞起拌酱油佐餐)。太子参百合田鸡汤功效清肺润燥,益气生津。原料太子参60克,百合60克,罗汉果半个,田鸡克,猪瘦肉克,生姜3片。做法太子参、百合、罗汉果洗净,稍浸泡;田鸡洗净,去皮、内脏,斩件;猪瘦肉洗净,整块不用刀切;然后先将各药材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毫升(约10碗水量),武火煮沸后,放进田鸡、猪瘦肉,再煮沸后改用文火煲2个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及少许生油即可(田鸡、猪瘦肉可捞起拌酱油佐餐)。5疾病防治——心脑血管疾病、腹泻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老年人老年人气开始明显地变冷,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开始成了多发病。所以,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或有病史的患者,要注意防寒保暖,进行适当的御寒锻炼,合理饮食起居,并保持良好心情。特效小偏方灵芝丹参酒原料:灵芝、丹参各10克,三七5克,白酒毫升。做法:将各种材料放入白酒中,密封保存20天。用法:每天50毫升,可分1-2次饮用。腹泻高危人群:年轻人秋季腹泻大多数是病毒感染所致,与一般饮食不洁引起的肠炎不同。经过炎夏的消耗,入秋后,人体的消化功能逐渐下降,肠道抗病能力也减弱,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腹泻。预防秋季腹泻主要是防止着凉,尤其是要防止疲劳后着凉,因此疲劳使身体免疫力下降,病毒容易乘虚而入。此类患者除了注意保暖之外,应当进行体育锻炼,改善胃肠道的血液循环,减少发病机会,其次注意膳食合理,少吃多餐,定时定量,戒烟限酒,以增强胃肠的适应力。养成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切忌暴饮暴食,过甜、过油腻的食品会引起急性肠胃炎、胆囊炎、胰腺炎等病。再次就是多喝白热水,少喝冷饮和纯净水。特别是年轻人在运动过后,喝冰冻的饮料,极易导致胃肠痉挛。特效小偏方白术茯苓黄酒原料:白术、茯苓各10克,黄酒毫升。做法:将所有材料放入砂锅中烧开,趁热饮煮有中药材的黄酒即可。用法:每天毫升,第二次喝用热水温一下即可。6精神调摄由于气候渐冷,日照减少,风起叶落,时常在一些人心中引起凄凉之感,出现情绪不稳、易于伤感的忧郁心情。因此,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因势利导,宣泄积郁之情,培养乐观豁达之心是此时养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7运动保健——冷空气浴运动冷空气运动指的是有意识地安排每天一定时间少穿衣服,或穿着较少衣服,甚至短衣短裤到户外锻炼,也称为“冷空气浴”。开始时,户外时间可少些,然后逐渐增加。有数据证明,在12-14℃环境中,每天2小时,每周6天,1个月后,耐寒力会有明显提高。因为寒冷使血管收缩,运动发热又使其舒张,这样可有效地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从而预防心脑血管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病,并可延年益寿。锻炼时因人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体弱者少练,大风大雾天不练,实在不能外出可在阳台或窗旁练。晨跑、暮跑、散步、打拳等若在冷处进行,也是一种耐寒锻炼,还可结合空气浴做深呼吸运动。运动至身体出微汗即可,不要脱衣摘帽,以免寒风中感冒。可在运动前穿着略薄一些,这样可避免运动时出大汗。其他适合的保健运动:登山、打羽毛球、慢跑、骑自行车等。不同体质寒露时节养生原则1阳虚体质此时坚持每天中午用双手拇指扣住中指弹出去,反复一百遍,可以疏通心包经,增强心阳的功能,冬天怕冷、手脚冰冷的状况会得到很好的改善。2阴虚体质从寒露节气开始,阴虚体质者也最好加入泡脚的队伍当中,阴虚体质者的燥热,是体内缺乏津液来收敛火气的缘故,泡脚可以补肾,令虚火收敛。3血瘀体质血瘀体质者无论南北此节气都宜以温润食物为宜,可增强机体的御寒能力。除日常的大米、小米、黑米、糙米外,可吃些带鱼、金桔、芝麻等温润食物。4气虚体质进入寒露时节,气虚体质者容易疲乏,往往少动多坐卧,久而久之更加伤气,加重气虚症状。要想改善,必须行动起来,不宜大的运动量,可在室内进行瑜伽、养生功,室外打小气、太极、八段锦等。5气郁体质气郁体质这时容易气滞津伤,因此此节气宜以行气、温润、养阴精的食物为宜,适合选择的食物如猪肝、芹菜、百合、豆豉、萝卜、柑橘、韭菜、佛手柑、橙子、菊花、玫瑰花、郁金、陈皮等。另可用木耳、花生、核桃、红枣、桂圆、蘑菇等煮汤食用。6痰湿体质应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物,以防感受湿冷而不自知,加重湿邪滞留体内。另外,应早睡早起,劳逸结合。7湿热体质湿热体质者可适当吃些味甘性凉的燥润之物,特别是生活在气温较高地区的湿热体质者更应如此。菠菜、萝卜、梨、香蕉、芝麻、豆浆、豆腐干等都比较适合。8特禀体质脾胃是特禀体质的养生重点,脾为肺之母,脾主管一身的皮毛,皮肤过敏多和肺气不足或脾胃有邪相并相关。多吃能健脾的食物,如山药、红薯、黑豆等。寒露时节特别需要注意的体质气郁气质——多晒太阳,活动怡性秋寒苍凉的抑郁感受往往影响20-30岁之间的人群。有些人仅仅是轻微的情绪障碍或轻度心情不佳,有些人则会忧伤到悲观、绝望。这时可以增加日照和光照,使屋内光明敞亮,增强兴奋性、减轻或消除抑郁感。当出现阴天时,应增加糖类摄入,以提高血糖水平、增加活力、减轻忧郁。在工作之余,应多到室外空气清新、场地宽敞的地方散步、跑步、练太极拳、跳健身舞等,这些活动都能调动情绪、缓解抑郁情绪。特效小偏方疏肝解郁茶原料:玫瑰花、迷迭香各3克、蜂蜜1大匙。做法:1,将玫瑰花、迷迭香洗净,一起放入杯中,加入毫升热水冲泡。2,加盖闷约5分钟备用,将蜂蜜放入茶汁中调匀,即可饮用。功效:行气活血、疏肝解郁、安神助眠。温馨提示广州中医药大学国医堂治未病中心拥有体质检测服务和专业的医师提供调和各类体质的养生建议,欢迎体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izican.com/tstp/70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