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哪家最好 http://m.39.net/pf/a_6703361.html
秋季分为初秋、中秋、晚秋三个时段,每个时段各有特点。每个时段的特点不同,应根据其特点针对性的养生
一、初秋—健脾祛湿进入初秋之后,人体正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而脾胃怕凉,在润肺的同时,还应该保养好脾胃健康。
入秋之后,天气渐渐转凉,昼夜温差变大,气候寒热多变,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一不小心就容易引起胃病,尤其是患身胃功能不好的人,容易致使胃病复发,因此,要注重养胃健脾,防止疾病的发生。
夏季气温高,绝大多数人都偏爱吃冰冰凉凉的食物,而生冷的食物吃得多了,十分影响脾胃功能,到了秋季以后别忽视了健脾养胃,可以适量吃些清热的食物防秋老虎,同时,还要应适量的吃些清补的食物,如鸭汤,猪排骨汤,鱼汤等。也可常食用怀山药、茯苓、太子参、薏米、白莲子、陈皮等健脾祛湿的养生食材。
食疗推荐:山药薏米莲子粥
材料:取怀山药30克、薏米30克、白莲子15克、大枣10枚、小米5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材料洗净一同放入锅中,武火煮沸后文火煮2小时,加入白糖调味即可。
功效:有健脾祛湿的功效。
二、中秋—防燥润肺根据中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中秋”。
仲秋前后,暑热散尽,天气逐渐变冷,加上气候干燥,很多人常常会有口干舌燥、皮肤干燥及大便干结等燥热表现,此时要注意防燥润肺。
中医认为肺喜润恶燥,所以应多吃润燥食品,如黑木耳、百合干、银耳、白莲子等。
食疗推荐:银耳百合莲子羹
材料:银耳20克、莲子克、百合干20克、红枸杞15克、冰糖克
做法:
1.锅中放入适量的清水,放入银耳、白莲子大火煮半个小时;
2.加入枸杞、百合,并放入冰糖,继续煮半小时;
3.改小火煮至银耳彻底变烂,变成浓稠即可。
作用:有滋阴润肺、益气养心功效,可预防因天气干燥或环境污染而造成的"肺燥",对呼吸系统具有整体调理的作用。
三、深秋—防寒护血管到了农历九月,深秋已接近冬季,天气比较寒冷,寒邪容易从体表往更深度的脉络侵袭,血管遇冷容易发生痉挛、淤堵等。
“寒从脚生”,脚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由于双脚距离心脏最远,血液流经的“路程”最长,经长途跋涉流到足部后,不仅速度减慢,而且血量也会减少。
加之足部皮肤薄、脂肪少,保暖性差,所以足部皮肤温度偏低,也最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袭。
保暖推荐:红花干姜水
材料:取西红花8-15根、干姜-3-5克。
做法:1、加入适量的开水泡饮。
2、晚饭后一小时再用来泡脚,有散寒、通络、活血的作用。
此外,除了泡脚还可以吃一些防寒补阳的食物,如核桃、红枸杞、桂圆、大枣等,这些食物可以滋补肝肾、补气养阳。
坚果干果“大特价”
凯德广场沃尔玛店
-8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