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是进补的最佳季节,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出,秋季的饮食要“减辛增酸”,其原理是秋季肺气盛而肝气虚,在五行上“金能克木”,因此,为防止肺气过盛而肝气过虚,要从饮食上进行调节,辛入肺,酸入肝。同时,秋季的养生要收敛人体的阳气,辛主发散,酸主收敛,减辛增酸,有助于“秋冬养阴”。减少辛散之味,如饮食少用生姜、大葱、陈皮等佐料,并少吃或不吃麻辣火锅、牛羊肉等。
推荐一:雪梨百合枸杞汤
雪梨有着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功效,特别适合干燥的秋冬季节食用。百合具有清热,去火,润肺和安神的功效。枸杞亦为扶正固本,生精补髓、滋阴补肾、益气安神、强身健体、延缓衰老之良药。
材料:雪梨1个,百合2个,清水毫升,枸杞适量,蜂蜜45毫升。
1、雪梨洗净带皮切成小块。将百合掰开,去掉根部后洗净;将雪梨块放入锅中,倒入清水,大火煮开后,撇去汤面的浮沫,再煮5分钟后放入百合。
2、盖上锅盖,露一条小缝,调成小火,煮20分钟后,放入洗净的枸杞,再煮2分钟;将火关掉,等稍微冷却后,淋入蜂蜜搅匀即可。
推荐二:生地玉竹煲猪踭
广东民间在夏秋时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用生地玉竹煲汤。中药生地有养阴、凉血、生津之功;玉竹有养阴润燥、止渴生津的功用。中医还认为生地养阴而不腻,而玉竹质润味甘之,这尤其适合南方夏秋的暑热与秋燥。同时现代医学又发现玉竹所含的铃兰若甙具有轻度的强心作用,对改善心肌缺血有效。合而煲猪踭,养阴润燥、清热生津。
材料:生地20克、玉竹30克、猪踭肉克、生姜3片。
1、各物分别洗净。药材稍浸泡;猪踭可切块或不切块。
2、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毫升(约8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2小时,下盐便可。
推荐三:芡实薏米淮山莲藕排骨汤
淮山、莲藕、芡实、猪肉健脾,薏米去湿。芡实与淮山比较,两者都能健脾,淮山补益力较强,芡实固涩里较好。莲藕性寒,清热除烦,煮熟之后由凉变温,有养胃滋阴、健脾益气的作用。莲藕最适合秋季煮汤,与排骨一起煮汤则健脾开胃,适用于脾胃虚弱的人。山药汗多多种的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可以有效增强人体免疫力的作用。山药搭配肉一起煮汤,可以让肉汤营养加倍,更有利于肉汤中营养素的吸收。
材料:淮山15克、薏米10克、芡实10克、红枣5-6颗、莲藕1节、排骨1斤。
1、将排骨清洗干净,放入汤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多),加入适量的葱、姜、料酒,大火烧开后撇去浮沫。
2、加入淮山、芡实、薏米,转小火,同炖1个小时,再加入切好的藕和胡萝卜,还有红枣,同炖30分钟;加入盐调味,出锅即可。
推荐四:太子参百合汤
太子参补益脾肺、益气生津,百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罗汉果清热润肺,止咳,利咽,滑肠通便,煲汤后可养阴润燥、清热生津。
材料:太子参25克,百合15克,罗汉果1/4个,猪瘦肉克。水毫升。
1、所有材料放快速煲里,用老火汤档煲2个半小时即可;
2、用明火熬汤的可把材料放进砂锅了,大火烧开后小火熬2个小时。
推荐五:木瓜鲫鱼汤
木瓜鲫鱼汤是一道美容汤。木瓜、鲫鱼都是美容佳品。这道汤气味清甜、香润,具清心润肺、健脾益胃的功效,为秋燥季节的清润汤品,同时也适用常见疾病的愈后滋补。
一些孕妇产后奶水不足也可以用这个汤调理,有催奶的效果的!
材料:木瓜大半个,胡萝卜小半个,生姜2片,鲫鱼1条。
做法:
1、先将鲫鱼剖洗干净,去净鱼鳞、鱼鳃,用清水将鱼身血污冲洗干净,抹干鱼身后,用姜、油将鱼身煎至微黄色。
2、将煎香的鲫鱼与姜片放入煲滚了的清水中,开大火滚后转中小火煲30分钟。木瓜去皮、去籽,洗净,切成块,胡萝卜去皮切块。
3、另起锅将胡萝卜块木瓜块炒香。将炒香的胡萝卜块木瓜块放入鱼煲内大火煲滚转小火煲半小时,调盐即可。
宝中针灸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