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伯,这谷子种起如何?明年还种吗?”
“还种,种这个经济价值高,省事。”
“今年还找得几亩红谷种子,想试试不,同样保底收购。”
“可以嘛!只要是你们公司指导种的,我们都愿意种。”
……
这是黔西县金山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在中坪镇新厂村回收麻谷现场,公司项目领办人潘羽与新厂村大山坡二组71岁高龄的农户张云志的一段对话。
长势喜人的麻谷
据悉,黔西县中坪老区龙家箐森林公园梯田与锦星镇洪湖村凹水梯田,土壤均属钙质紫色土亚类(俗称马血泥),有机质和矿物养分含量高,是黔西历代麻谷(贡米)出产的地方。而麻谷又是乌蒙山区的一种古老水稻品种,属土著籼稻,非杂交种子,非转基因,接近绝种。
麻谷收购现场
黔西县金山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利用这一资源优势,立足传统农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用绿色种植方式,发展稀有绿色农产品,打好黔西麻谷这张牌,助力群众增收致富。目前,公司在中坪镇新厂村、中建乡普盖村、锦星镇洪湖村等村已订单种植高杆麻谷亩。通过实测,麻谷亩产斤左右,比种杂稻亩增加收入元左右,今年大部分已回收完毕。
太子参种植现场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我们不能与农业生产大地方拼产量,也不能跟风,应该结合区域实际,从传统产业中发现优势,注重引导和品牌打造,激发传统产业的活力。让老百姓愿意种、主动种,确保他们增收致富。”潘羽告诉记者,他们引导种植的高杆麻谷,据黔西县志记载,已经有几千年的传统,并且不用农药、化学肥料,只用农家肥,种植有机绿色产品,好种好卖价格高。
长势喜人的太子参
张云志数着崭新的百元钞票高兴地说:“种这个麻谷划算,我种1亩半,收了斤,卖了多块钱,虽说产量不如杂稻高,但经济价值却高多了。以前我的这点田种杂稻,顶多卖块钱,今年就多了多块,还省去了肥料钱。”
太子参采收现场
“新厂村的发展一直是靠农业产业支撑,要让老百姓增收致富,必须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今年金山公司采取种植1亩预付订金元和每斤保底3元回收的方式,引导老百姓种植高杆麻谷,从今天老百姓的笑脸上,就看出他们是真正得到了实惠。”新厂村村主任曾志华说:“以前老百姓种植杂稻,都要背到附近几里路的街上去卖,斤谷子都要卖好几场,还得不到一个好价格,钱也是零零散散。金山公司来了,老百姓不但减少了跑路,还增加了收入。”
蜜本南瓜采收现场
“公司来预订种植的时候,我很犹豫,也没有预订,后来在邻居家分了1亩来种,还收了多斤谷子,今天也卖了多块,比种杂稻强多了,明年还要多种点。”新厂村农户王德光说出了他的心里话。
蜜本南瓜装车销往外省
种植麻谷只是黔西县金山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调整农业产业的一部分,公司另外还在五里乡新乐村、金碧镇新团村、观音洞镇金山村、锦星镇清沟村、协和镇新丰村等村种植蜜本南瓜亩,在五里乡新乐村连片种植太子参亩,已经全部采收销售完毕。
公司经理张威介绍,通过两年的实践,密本南瓜亩产斤至斤,比种玉米增收元至0元,水西办事处石园社区居民金昌俊种南瓜6亩,收成多斤,收入10多元;公司南瓜基地还长期解决当地80余人务工,务工农户年人均收入达多元,金碧镇新团村村民曾祥龙、曾祥信等人在基地年务工收入超过0元。太子参亩产斤至斤,亩产值达0元以上;太子参基地长期解决当地余人务工,务工农户年人均收入达元以上,新乐村村民罗兴明、周道利、蒋小仙等人在基地年务工收入都超过0元。
张威说:“我们公司订单发展的农产品,老百姓很愿意种,全部都是销往重庆、广东等大城市,市场特别好。下一步我们将结合黔西实际,发展种植更多农特产品,让更多老百姓都加入进来,增收致富奔小康。”
作者:陈颖、李清迪
编审:罗凯
编辑:余兰兰
推荐阅读
◆快来看!为了脱贫致富,他们想到了啥法子?◆重磅!!黔西县又上《焦点访谈》了
◆黔西县召开脱贫攻坚大决战行动第十四次指挥长会议
◆大宣讲大发动大创业大扶贫
◆海子村、解放村荣膺省甲级乡村旅游村寨称号,省委书记孙志刚等省委领导亲自授牌
◆黔西县召开领导干部大会传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黔西县掀起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报告热潮
◆全国各大媒体都在北京治疗白癜风专家医院治白癜风杭州哪家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