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流感病毒肆虐,儿童流感高发。朋友圈里有宝妈夸张的说:“我和孩医院就诊,医院的路上。”医院儿科门急诊普遍爆满,住院部更是一床难求……家长们急了。咋办?
医院儿科专家李建来提醒您
01此次流感主要乙(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主要特征是发病急,传变快,高热不退,病程较长。
02流感在中医学中属于“时行感冒”范畴,一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中医药对预防治疗儿童病毒性流感有较好的疗效且副作用小。
中医药四招治疗病毒性流感
1
中药
中医将人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在治疗过程中讲究辨证施治的原则,依据患儿体质的不用,依据症状、舌质舌苔、脉象的综合判断而辩证用药,有所侧重,同时所用药材也具有一定程度的非特异性抗病毒作用,在减轻临床症状、缩短病程、防止并发症等方面有较好的疗效。中医药讲究药食同源,不仅毒性较低,副作用小,且中药复方大多具有多重功效,以恢复和调动机体自身防御能力的方式发挥疗效,不易出现耐药性。针对部分家长没有时间熬制汤药或口服困难的问题,医院提供代煎中药及中药配方颗粒加工服务。
流感属中医温病范畴,多为热证。根据疾病阶段的不同,适时选用疏风解表、清肺解毒、清气凉营、益气养阴之法。
▲当儿童症状为发热恶寒或未发热、咽红不适、肌酸乏力、或轻咳,舌淡红,苔薄或薄腻,脉浮数,建议参考方药:金银花18g、连翘15g、竹叶9g、荆芥6g、薄荷6g(后下)、桔梗6g、牛蒡子9g、芦根18g、炒杏仁9g、生甘草6g。
▲当出现发热、咳嗽频剧、痰粘稠或黄或有血丝、咽喉肿痛、口渴、目赤、恶心呕吐、腹痛泄泻,舌红或绛,苔黄或腻,脉滑数症状时,可参考方药:炙麻黄9g、炒杏仁9g、桔梗12g、前胡12g、白前12g、生石膏30g、黄芩12g、金银花30g、浙贝12g、公英30g、沙参12g、生甘草6g。
▲当出现壮热、咳嗽气急、胸闷喘促或胸胁胀痛、烦躁不安、甚者神昏谵语、口渴欲饮、溲赤、便干,舌红绛,苔黄,脉细数症状时,参考方药:水牛角24g(先煎)、玄参12g、生地15g、麦冬12g、金银花30g、连翘15g、黄连9g、栀子12g、赤芍9g、丹参12g、瓜蒌18g、生甘草6g。
▲当出现倦怠乏力、口干、多汗、食欲欠佳,舌红苔少,脉细无力时,参考方药:党参15g、黄芪15g、太子参21g、麦冬12g、五味子6g、茯苓12g、白术12g、砂仁9g、生甘草6g、生姜3片、大枣3枚。以上辨证基础上,如出现高热可加用羚羊角粉等。
2
中药自制剂
医院汇集历代儿科名家经验,研制了如柴胡大青叶糖浆、清肺止咳糖浆、清肺化痰糖浆、宣肺止咳糖浆、小儿祛痰散等一系列疗效确切的自制剂,对于防治病毒性感冒及感冒引起的发热、咳嗽等病症有显著疗效。
医院防治病毒性流感
系列中医药自制剂
3
中医特色疗法
医院儿科开展了针对小儿退热、止咳等开展了多种中药外敷疗法,及小儿推拿、小儿药浴等中医药疗法,疗效显著,彰显中医药优势,深受患儿家长欢迎。
4
儿童代茶饮方(6-12岁)
太子参3克、麦冬3克、菊花3克。太子参为补气益肺、健脾;菊花清肺解毒;麦冬滋阴润肺,三药共凑益气、滋阴、清肺之功。
服用方法:取优质洁净的上述处方放入水杯,倒入开水,浸泡后不拘时服用。
省级重点专科——医院儿科
学科带头人
李建来
姓名:李建来
职务:儿科主任
职称:主任中医师
学术兼职:山东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潍坊医学院兼职教授;山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潍坊市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潍坊市医师协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潍坊市儿童保健专业委员会委员;潍坊市名老中医学术传承人。
社会荣誉:潍坊名医,潍坊名中医。
专业特长:擅长用中医药辨证治疗小儿发热性疾病、咳嗽、哮喘、出疹性疾病、腹泻病、抽动症、多动症、遗尿、癫痫、厌食、心肌炎等疑难杂症。
坐诊时间:周一全天、周三上午、周五全天。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