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历经磨难,呕心沥血,终于写成了《本草纲目》。一天,他带了手稿,日夜兼程来到了南京,欲请一个出版商的好友出版。他住进了一家客店。入夜,忽然听见有一妇女在呻吟。李时珍闻其声便知其病,于立即唤来店小二问道:“隔壁何人患病?”店小二回答是自己的妻子。“有病为何不求医?”李时珍又问。店小二述说到:“先生有所不知,我们虽然在此开店,但赚来的钱还不够一家七口人的柴米油盐。”李时珍十分同情,便自愿给其看病。李时珍边诊脉边问病情,店小二说:“好几天没有米下锅了,她只能吃一些番薯干。我们是靠孩子挖来的野菜根充饥的。”李时珍走过去,顺手拈了一株“野菜根”左看右看,然后又尝了尝说:“这是一种药,可治你妻子之病。从哪里采来的?”店小二说:“紫金山。”李时珍又随手掏出一锭银子放在桌子上说:“天明去买点米把这药先煎给你妻子服,服了就好。”店小二感激的双膝跪地,连声道谢。次日,店小二妻子服后,病果然好了。店小二又把李时珍带到紫金山朱元璋太子的墓地。之间那里绿茵如毯,到处是这种药草。李时珍连声道:“好极了!好极了!”他如获至宝,挖了满满一担。
后来,李时珍想把这种药草补写进《本草纲目》,因为药草长在朱元璋太子的墓地,就定名为“太子参”,但是又怕此药的灵效一传出去,大家都来太子墓地挖药,触犯了王法,因此,最后还是没有写进《本草纲目》。
学习改变命运,三名医药发展联盟打造第一学习平台,北京现在治疗白癜风大概多少钱北京有没有治疗白癜风好点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