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平县一碗水乡林下药材助农增收

“去年我家种植太子参药材22亩,亩产干药在--公斤,55-60元每公斤,利润10万多元。”黄平县一碗水乡长龙湾村村民张中成说。近日,记者走进张中成一片4亩多的林下药材基地,眼前一片郁郁葱葱,在长势良好的太子参地里,有5位村民正在帮他除草。

“她们每天80元,做9个小时,这片地除草要花0多元的务工费,挖药时少不下元。”张中成说。“药材种植是密集型劳动力,一亩药从种植到收成劳动力成本大约在元左右。如果今年还保持去年价格的话,亩产收入达万元。”去年种植有5亩地,收入3万元。这片土地已经连续种植2年了,今年复箱,产量只有去年的40%,加上个小,只好作为留种来用。朗浒村村民田应碧说。一碗水乡地处黄平、余庆、施秉三县交界处,林地资源比较丰富,生态环境较好。近年来,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该乡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市场为导向、公司为支撑、合作社为载体、农户为主体”,结合产业发展“八要素”,找到了一条适合本区域发展的路子--“林下种植中药材”。据悉,该乡以农村“三变”改革为载体,通过“支部+合作社+农户”方式,瞄准产业扶贫,助民增收脱贫,不断优化工作机制,创新方式方法,在发展林下经济上下功夫;借助财政扶贫资金杠杆作用,开辟市场销售渠道,由合作社组织生产,以贫困户为主,扶贫又扶智,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年,全乡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6万亩,产值达2亿多元,药材种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确保贫困户稳定脱贫增收。黄平县一碗水乡党委书记雷凌云介绍,该乡立足自然资源优势,因地制宜规划产业布局,在水淹塘、长龙湾和朗浒等5个村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重点发展中药材太子参。年,全乡林下种植太子参中药材面积3.38万亩,可带动0余人就近务工,促进该乡多户农村家庭稳定增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吴忠寿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杨锦焘

编审赵军杨正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izican.com/tstp/106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