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专业白癜风专科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
夏枯草为清怒气、散郁结之要药。《神农本草经》言其:“气息苦辛,寒。主寒热、瘰疬、鼠瘘、头疮,破癥、散瘿”等。除“主寒热”外,其余病症都是有形之疾,夏枯草均能破之、散之。《本草提要》言:“此草冬至生,夏至后即枯,盖禀纯阳之气,得阴气则结,故有是名。夏枯草治目珠疼至夜甚者,神效,以阳治阴也。”
半夏辛温,为脾胃经之专药,是降逆止呕、燥湿化痰之主药。半夏的另一个工效是消痞散结,这一点与夏枯草的工效是同样的。半夏在经方中拥有紧要地位,如半夏泻心汤、小柴胡汤、泰半夏汤、半夏散及汤等。半夏也有安神效用,《黄帝内经》有一首半夏秫米汤,由半夏与秫米构成。为治胃有痰浊不得卧之良方,方以半夏和胃,秫米化浊,更煮以起伏之水,则胃和而卧立至。
工效:和调肝胆,化痰安神。
主治:肝胃不和之失眠。
用量:半夏6~10克,夏枯草10~15克。
理解:中医学觉得,半夏得至阴之气而生,夏枯草得至阳之气而长,二药配伍,交通阴阳,和调肝胆,并可化痰和胃,适应阴阳之气而安神。清朝陆以湉的《冷庐医话》引用《医学秘旨》谓:“余尝治一人患不眠,心肾兼补之药,遍尝不效。诊其脉,知为阴阳违和,二气不交。以半夏三钱,夏枯草三钱,浓煎服之,即得安睡,仍投补心等药而愈。盖半夏得阴而生,夏枯草得阳而长,是阴阳合做之妙也。”
半夏蒲月而生,夏枯草蒲月而枯,两者刚好是在阴阳移交时见了面,而休眠正需求阴阳交合,这类借助果然表象来改观人体阴阳偏畸,是天人合一的展现。
注明人是离不开大果然的,在提防与医治疾病方面,是与大果然息息干系的。
其它,古代再有一个单方,名为补肝散,出自《扼要济众方》,主治“肝虚目睛疼,冷泪不只,血脉痛,羞明怕日,用夏枯草半两,香附子一两”。这两味药都是调肝的,一味清肝散郁,一味调气和血,两味配伍,相获利彰。
夏枯草配半夏治失眠吗?半夏、夏枯草为临证罕用的平肝清肝、消痰散结药对。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枯燥块茎。性温,味辛,有毒。
归肺、脾、胃经。具备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工效,突矬消肿止痛。《华夏药典》划定:用8%白矾溶液浸泡5日,晾干,碾粉,为清半夏;姜矾制为姜半夏;甘草石灰制为法半夏;以白矾去毒为最有用。
○夏枯草为唇形科多年生植物夏枯草的果穗。性寒,味辛、苦。归肝、胆经。具备清热、散结的工效。
半夏、夏枯草配伍应用,见于《冷庐医话》医治顽强性失眠之“阅历方”。
半夏燥湿化痰,消痞散结,降逆止呕。主治咳喘多痰,吐逆反胃,胸脘痞满,头痛昏迷,夜卧担心,瘿瘤痰核,痈疽肿毒等症。《洁古珍珠囊》曰:“(能)除痰涎、胸中寒痰,治太阳痰厥头痛。”夏枯草清怒气,平肝阳,散瘀结。主治目赤肿痛、头痛昏迷、瘰疬瘿瘤等病。《滇南本草》谓:“(主)入肝经,祛肝风,行经络。治口眼倾斜,止筋骨疼,舒肝气,开肝郁。
治目珠胀痛,消逝瘰疬,混身结核,兄弟、混身节骨酸疼。”两药相配为伍,参合而用,一寒一温,寒温并用,和调肝胆,均衡阴阳。《冷庐医话》曰:“盖半夏得阴而生,夏枯草得至阳而长,是阴阳合做之妙也。”具备清肝和胃放心,消痰开郁散结之工效。
两药配伍应用,交通时节,适应阴阳,引阳入阴而又能用治失眠等症。
半夏可制服吐逆核心而止呕,各类炮成品对试验动物皆有显然的止咳效用;半夏的稀醇与水浸液或其多糖组分、生物碱等,均有较为普遍的抗恶性肿瘤效用;半夏有显著的制服胃液渗出的效用,其水煎醇沉液对多各缘故而至的胃溃疡有显著的提防和医治效用。夏枯草可显然消沉试验动物的血压,茎、叶、穗及全草皆有降血压的效用,但其穗的效用较为显然;其水煎醇沉液经小鼠腹腔打针有显然的抗炎效用;体外对人型结核杆菌等多种细菌有必要的制服效用。因而,该药对平肝清肝、消痰散结的工效或者与其镇咳、祛痰、抗菌和降血压等药理效用干系。
用于头痛、头晕目炫、烦躁易怒、失眠等症,证属怒气上炎型或肝阳上亢型者(见于原发性高血压、神经虚弱、失眠症等)。
○该药对用治原发性高血压,证属肝阳上亢型者,临床展现为头痛、耳鸣、目炫、烦热汗出、资质火暴、失眠等症,以及主治怒气上炎而至之目赤肿痛、眸子痛楚、畏光饮泣、头痛、昏迷等症。
○半夏、夏枯草用治神经虚弱,证属阴阳均衡型者,临床展现为头痛、失眠、乏力等症,常配伍炒酸枣仁、夜交藤等。
半夏4.5~9.0g;夏枯草6~15g。
水煎分服,或入丸、散剂。
半夏有毒性,其毒性效用生半夏漂半夏生浸半夏和蒸半夏白矾半夏。制半夏中,以白矾半夏毒性最低。凡出血及阴虚血燥者,皆忌用;脾胃亏虚者,慎用。
半夏与夏枯草经方医案夏枯草功效见蒲公英、夏枯草药对。
半夏别名芋头、老鸹甲第。本品尝辛带苦,性温,有必要毒性。入肺、脾、胃经。工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散结消肿,抗癌抑癌。用于鼻咽癌、食管癌、贲门癌、乳腺癌、恶性淋巴赘瘤、胃癌、宫颈癌、肺癌、甲状腺癌、脑部肿瘤等。其它,本品是中调节咳嗽、胃病、昏迷、头痛等疾病的要药。药理探索注明,本品有较好的抗癌效用,对多种试验性动物肿瘤如宫颈癌(U14)、赘瘤、肝癌实体型及HeLa细胞等均有不同水平的制服效用。本品所含的有用成份谷甾醇对宫颈癌的效用尤其显然。试验显示,本品能显然督促癌细胞渐渐零落而使癌体淘汰或消逝,并有淘汰或中止渗血效用,部分纯洁效用显然。本品对鼻咽癌、肺癌、食管癌、贲门癌、宫颈癌等恶性肿瘤的近期治愈率和显效率可达60%~70%。
夏枯草味劳苦,性寒,入肝、胆经,工效清肝泻火、解郁散结,善治痰火郁结之瘿瘤瘰疬。半夏味辛性温,工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罕用于痈疽痰核。二药适用,散结之效力彰,且以夏枯草之苦寒制半夏之温燥,寒温并用,相得益彰,罕用于甲状腺肿瘤、乳腺肿瘤、淋巴瘤及软机关肿瘤。其它,半夏得至阴之气而生,夏枯草得至阳之气而长,二药伍用,和谐肝胆,均衡阴阳,交通时节,适应平秘而医治肿瘤患者之失眠。
夏枯草15~20g;半夏10~15g。
脾胃虚寒者慎服。
1.消瘿汤[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3(5):51~53]
构成:海藻15~30g,昆布、生牡蛎各30g,夏枯草、赤芍各15g,黄药子10~15g,柴胡、川芎、三棱、莪术、香附、浙贝母、半夏各10g,山慈菇6g。
用法:水煎服,逐日1剂。
工效:活血化瘀,化痰散结,理气解毒。
主治:甲状腺癌。
加减:火暴易怒加山栀子6g,郁金10g;憋气加苏子10g;咽干加玄参10g;肿块蓦地增大而胀痛加三七粉3g(分2次冲服);肿块较硬者浙贝母改土贝母10g,加穿山甲10g;有肝病者,原方减黄药子。
方解:方中海藻、生牡蛎、昆布、黄药子软坚散结;夏枯草、山慈菇清热解毒;赤芍、川芎、三棱、莪术、香附活血化瘀;柴胡疏肝理气;浙贝母、半夏燥湿化痰。
临床疗效:病愈26例,显效4例,好转17例,失效3例,总有用率为94%。平衡治愈时光为28.5天。
2.健脾抗癌合剂[江西中医药,,27(3):39~40]
构成:太子参(或党参)、炒白术、茯苓、半夏、青陈皮各12g,丹参、红藤各20g,菝葜、生牡蛎、夏枯草各30g。
用法:日1剂,水煎2次分服。
工效:健脾益气,化痰散结。
主治:晚期胃癌。
方解:太子参、白术、茯苓健脾益气;半夏、清陈皮理气化痰;丹参、红藤活血化瘀;菝葜、生牡蛎、夏枯草解毒散结。
临床疗效:总有用率,化疗组为66.67%,中药组71.42%,中西医连系组81.81%,有显然不同。
3.攻坚散(《山东中医学术阅历相易文选》)
构成:夏枯草、玄参、生牡蛎各30g,昆布15g,姜半夏、海藻各12g,青皮、陈皮各9g,三棱、莪术各6g。
用法:以上药物,水煎分2次温服,逐日1剂,或研末,一次6g,1日2次,温沸水送服。
工效:滋阴清热,化痰散结,行气导滞,破瘀攻坚。
主治:甲状腺癌,症见颈前肿块,质硬不移,胸闷不舒,口干咽燥,舌红,苔白腻,脉弦滑。
方解:本方所治为痰瘀毒凝集之甲状腺癌初中期。由于永久忿郁愤怒,负气机郁滞,肝气失于条达,津凝成痰,痰气交阻,日久则血行不畅,血脉瘀滞,气郁日久化火而成本证。治宜攻邪为主。方中青皮、陈皮疏肝健脾,解郁理气以破气滞;三棱、莪术活血化瘀,通畅血脉以逐瘀血;脾为生痰之源,加半夏、陈皮健脾理气除湿,使湿去脾健而痰不复活;昆布、海藻、夏枯草、生牡蛎清热化痰,软坚散结以消坚积;玄参滋阴清热,消肿散结。诸药适用,则气机畅,血脉通,瘀浊除,瘿肿消。
加减:肿块坚结难消加鳖甲、穿山甲、黄药子、白花蛇舌草;心烦易怒加郁金、香附、栀子;声嘶咽痛加射干、牛蒡子、马勃。
4.海莲汤(《有用抗癌验方》)
构成:海藻、昆布各12g,牡蛎、夏枯草、半枝莲各30g,土贝母、黄药子、陈皮各10g,清半夏15g,料姜石60g。
用法:以上药物,水煎分2次温服,逐日1剂。
工效:清热解毒,化痰软坚。
主治:甲状腺癌,症见颈前肿块健壮,颈部觉胀,烦热口苦,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方解:本方所治为甲状腺癌中期热毒痰结者。由于气机郁滞,津凝成痰,痰气壅结,气郁化火,热毒痰壅结颈前,乃成本证。治宜解毒化痰。方中黄药子、半枝莲、土贝母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以抗癌瘤;海藻、昆布、牡蛎、夏枯草化痰软坚,消瘿散结以消坚积;脾为生痰之源,加半夏、陈皮以健脾化痰,使湿去脾健而痰不复活;料姜石软坚散结以助消积。诸药适用,清热毒,祛痰浊,消坚积,则诸症可愈。
加减:肿块有结节加赤芍、莪术、穿山甲;声嘶咽痛加射干、牛蒡子、马勃;胸闷胁痛加郁金、香附。
5.消瘿汤[陕西中医函授,,(5):34~35]
构成:夏枯草、海藻、昆布、黄药子、三棱、莪术、浙贝母各15g,玄参、半夏、郁金各12g,生牡蛎30g,青皮10g。
用法:日1剂水煎服,20日为1疗程。
工效:顺气化痰散结。
主治:甲状腺腺瘤。
方解:三棱、莪术、郁金活血化瘀;浙贝母、玄参润燥化痰;青皮、半夏顺气化痰;夏枯草、海藻、昆布、黄药子、生牡蛎软坚散结。
临床疗效:完毕本组86例,用2~3个疗程,治愈48例,有用32例,失效6例,总有用率93.2%。
1.孙桂枝医治肺癌案
沙某,男,43岁,大学老师,年8月15日初诊。
主诉:屡屡伤风、咳嗽、发烧6个月余。
病史:年3月,患者屡屡伤风、咳嗽、发烧,经抗炎医治病症缓和,但通常屡屡,咳痰中偶有血丝。同庚4月,病院检讨,X线拍片发掘右肺门处暗影,边沿不整,肺纹理增重。赐与抗结核医治1个月,从新拍片,肿物未见淘汰,病症无缓和,乏力,纳差,瘦弱,咳嗽,胸骨后闷痛,疑为肺癌。同庚7月,行支气管镜活检,阐明为肺腺癌,为中间型,无奈切除,病院行化疗医治,计划为丝裂霉素+氟尿嘧啶+长春新碱计划,病症有所缓和,咳嗽减弱,痰中血丝消逝,X线片提醒肺门暗影有淘汰,断层衡量淘汰不够25%,平静出院。
年8月,发掘患者右锁骨上有肿物,胸闷,气短,咳嗽加剧,吐白黏痰,转来我院调理。就医时除以上病症外,尚见纳差,便溏。
现症:患者诊断为肺癌1个月,现时胸闷,气短,咳嗽加剧,吐白黏痰,纳差,便溏,舌质淡红,苔白腻,脉象沉细数。面色惨白无华,右锁骨上肿块显然,约4cmx3cm,多个淋谄媚合并在一同。听诊右肺呼吸音低,无干湿啰音。
中医诊断:肺痈。辨证肺脾性虚,痰湿凝集。
西医诊断:肺癌。
治法:健脾益气,清肺化痰,散结消积。
处方:党参12g,白术10g,茯苓15g,陈皮10g,清半夏10g,生薏苡仁15g,浙贝母10g,桔梗12g,夏枯草15g,草河车15g,败酱草12g,白花蛇舌草15g,甘草10g。逐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7剂。
二诊:患者食欲增多,咳痰比前好转,二便平常,仍有咳嗽,胸闷,眠差梦多,舌质淡红,有齿痕,苔白,脉象细数。原汤丹方加杏仁10g,僵蚕10g,远志10g,连续服14剂,伏法同上。另赐与加味西黄胶囊,屡屡2粒,逐日3次。
三诊:患者11月收住我院肿瘤科行中药加化疗医治。计划以氟尿嘧啶+阿霉素+丝裂霉素计划。化疗同时,合做中药以补肺健脾,益气生血。
处方:生黄芪30g,当归10g,生地黄10g,党参15g,白术10g,土茯苓15g,清半夏10g,桔梗10g,杏仁10g,冬虫夏草6g,甘草10g。
逐日1剂,浓煎分2次服,化疗反响不显然。
疗后X线片复查,肺部暗影无显然改观,右锁骨上淋谄媚稍有淘汰,咳嗽等病症减弱。化疗完成后,患者请求带药回本地医治。处方:
芦根30g,桃仁10g,杏仁10g,冬瓜仁10g,生薏苡仁15g,鱼腥草30g,僵蚕10g,百部15g,桔梗12g,浙贝母12g,太子参15g,仙鹤草15g,草河车15g,白花蛇舌草15g。30剂,水煎分2次服,逐日1剂。
人为牛黄散1料,屡屡2粒,逐日3次。
随访患者精力好转,食量增多,右锁骨上淋谄媚显然淘汰,大者1.5cmx1cm,小者1cmx0.5cm,质硬,不痛,不影响颈部运动,并能对峙轻处事。今后对峙服中药或中成药,带瘤存活4年2个月。年10月,死于肺炎。
按:本例患者肺脾性虚,痰湿阻肺,是肺癌罕见的临床证型。肺合外相,司呼吸,且为娇脏,不耐寒热,故感应外邪,首先犯肺。因肺为贮痰之器,故无论肺之寒热真假,阴阳内外,凡病之必多痰聚,梗塞肺络,而见咳嗽,胸闷气短,咯血;脾为生痰之源,脾虛不能散精,肺因之更虚,故以党参、白术、茯苓甘润之品健脾,使肺清肃之令得行;更用陈皮、清半夏、浙贝母、桔梗、茯苓、甘草化痰止咳;又连系当代药理探索之完毕,采取夏枯草、草河车、败酱草、白花舌蛇草制服肿瘤细胞的成长,推进机体的抗病本事。在该患者的医治中,对峙攻补兼施,变动机体的抗病本事,表现祛邪之功。
2.张景述治鼻咽癌案
张某,男,40岁。
患者于年5月,自发鼻塞通气窘迫,咽喉不适或做痛,常有黏痰,接着发掘左颈淋谄媚肿起一核,约3cmx4cm大,边沿理解,推之不移,皮色稳固,无压痛,病院初诊为淋谄媚核,并用链霉素、异烟肼医治失效。年肿块增至鸡蛋大、质略硬,皮色稳固,间觉头痛,某病院手术摘除肿物,送某医学院做病理活检,完毕:恶性高发性鼻咽癌(鳞状上皮癌2期Ⅰ级)向颈部淋谄媚变化。病院采取深部X线(天天rad)及同位素Co喷射医治45天。
见津液枯窘,吞咽窘迫,纳减神疲,休眠欠安,大便秘结,体魄敏捷瘦弱,颈肌及肿块切除部位的边沿肿硬,痛连头项。未几右颈淋谄媚肿硬,肤色紫暗,经放疗后该部皮肤产生小疱疹,无瘙痒,右颈侧淋谄媚微大,颈肌痛连头项,头颈行动受束缚,右眼睑有中度肿胀,口渴喜饮,舌燥唇焦,大便干结,烦躁失眠,小便短赤,精力疲钝。舌苔灰白微黄厚膩,脉浮弦。
辨证:癌瘤散布,邪毒布满,热伤阴津,炼液成痰。
治法:清热解毒为主,佐以化痰散结。
方药:连翘15g,金银花30g,川黄连9g,天花粉12g,浙贝母12g,昆布24g,海藻24g,土茯苓30g,山慈菇12g,山豆根12g,漏芦12g,玄参24g,六神丸30粒(分2次分服)。天天1剂,连服6剂。外敷神功膏(用川乌、黄柏研粉,凡士林调制而成),连用6天。
复诊:药后诸症有所好转,疱疹枯窘落屑,颈双侧肿块渐见消退,胃纳转佳,休眠好转,二便平常,舌质淡,苔灰白而腻,脉细弦数。这是热毒消退而癌瘤未消。治以攻毒散结为主,佐以化痰软坚。
方药:制川乌12g,制南星12g,法半夏12g,海藻24g,昆布24g,山慈菇12g,山豆根12g,夏枯草12g,当归12g,漏芦12g,连翘12g,金银花15g,土茯苓30g,六神丸30粒(或用西黄丸3g轮服)。天天1剂,连服40剂。逐日外敷神功膏1次。
三诊:内服外敷上药后,双侧颈肌肿块及淋谄媚肿大消逝,颈部肤色渐复平常,右眼睑浮肿消退,颈行动自若,头痛已除。但鼻塞通气仍感阻滞,间有咳嗽咳痰病症。为牢固疗效,仍用前线加减,每礼拜三四剂,并间服归脾丸加剧北黄芪,培补浩气、攻补兼施,期能完全根治。
医治4年,共服前线多剂、归脾汤多剂,幸告痊可。病院复查觉得,完毕优秀,无复发掘象。遂于年中止服药,迄今13年,随访仍健在无恙。
按:本例首诊热毒显然,即以清热解毒为主佐以解毒散结;次诊热毒已减,即减清热解毒之品;三诊邪势已折,而正虚暴露,即加归脾丸以培补浩气,攻补兼施。法随证立,方随法变,步步为营,步步为营,终获全胜,不失大将仪表。
预览时标签弗成点收录于合集#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