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131211/4306091.html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露水凝结成霜。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豺狼开始捕获猎物,祭兽,以兽而祭天报本也,方铺而祭秋金之义;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
中医认为:机体功能是与自然界物质交换中处于相对平衡的,而协调平衡是中医养生学的中医理论之一。根据中医养生学的观点,在四季五补(春要升补,夏要清补,长夏要淡补,秋要平补,冬要温补)的相互关系上,应该以平补为原则。此时还要特别注意动与静的合理安排,活动量不宜过大,不宜过度劳累,更不可经常大汗淋漓,使阳气外泄,伤耗阴津,削弱机体的抵抗力。为此有以下几点养生建议:
1“凉燥”袭肺补养秋冬疾病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燥邪为病”,霜降时节,天气由凉爽转为寒冷,花草树木也都萧条零落。这个时节阴升阳退,“寒”和“燥”很容易在一起形成“凉燥”。“凉燥”一旦侵入人体,就会导致人的肺和胃受到损伤,从而出现着凉感冒的症状,如发热恶寒、头痛无汗、口干鼻燥等。因此,霜降时节我们应该及时吃些补品,来平衡体内的阴阳之气,防止“凉燥”对身体造成伤害。我们可以通过食补来养生,而肺病病人或是老师、营业员等损耗肺气较多的人则应采用药补。
防霜降需要从饮食上加强调节。一是减少辛辣刺激物的摄入,秋天已经非常干燥,身体本身就容易上火,所以辛辣物的摄入要减少。二是尽量多吃些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食物,如梨、芝麻、蜂蜜、南瓜等,自制的银耳莲子粥、薏米粥等也可以经常喝。
秋燥之时,保持皮肤湿润的好方法就是晨起、晚睡洁面后,别急于擦干水迹,轻拍面部使余水渗入皮肤,再进行保湿护理。皮肤特别干燥的人,不妨用一用保湿的面膜。
2霜降不露脚有句民谚叫“霜降不露脚”,说的是到了霜降,就不要再赤足穿凉鞋了,尤其现在女孩喜欢露脚踝,这是值得注意的,要给足部保暖。传统中医学里也有这样的说法:“病从寒起,寒从脚生。”因为足部是足三阳经脉以及肾脉的起点,如果足部受寒,寒邪就会侵入人体,对肝、肾、脾等脏器造成损害。
现代医学理论也证实了足部保暖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足部离心脏较远,血液供应相对较少,而且足部表面脂肪层很薄,自身保暖能力弱,所以足部表面对寒冷非常敏感。而且,一旦足部受冷,还会反射影响到鼻、咽、气管等上呼吸道黏膜的正常生理功能,削弱这些部位抵抗病原微生物的能力,从而导致致病菌活性增强,人体更容易患各种疾病。
要想做好足部的保暖工作,除了选择保暖效果好的鞋袜、透气的鞋垫外,平时还要注意不要久坐久站,经常活动肢体,以促进血液循环。另外,每天临睡前,最好用热水泡泡脚。
3加强保暖,积极防范“老寒腿”
霜降时节许多人的“老寒腿”开始发作,关节也出现各种不适,如怕冷、怕风、疼痛甚至刺痛等。“老寒腿”在医学上叫作“风湿性关节炎”,很难治愈。老年人患“老寒腿”的概率要大一些,不过平时如果不注意,年轻人也有可能患此病。我们的膝关节活动范围大,负重多。人年老之后,身体会出现退行性改变,很容易发生骨性关节炎,倘若年轻时就没有做好腿部和膝盖部位的保暖工作,就可能会导致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炎。霜降前后,一些年轻人会感到腿部酸麻肿胀,而且“发沉”,殊不知,这就是“老寒腿”的征兆。
霜降时节,要预防“老寒腿”,关键就是保暖。首先,晚上睡觉时,要把膝盖部或患风湿的部位用被子盖好,可以在这些部位适当地穿戴厚衣袜。其次,洗澡时用热水多擦洗这些部位,或者进行热敷,并坚持每天用热水泡脚。另外,很多人习惯使用护膝,可实际上护膝并不适合用来给膝盖保暖。护膝弹性太大,会勒在膝盖周围,导致血液不畅,不利于膝盖部位的保暖。
4老年人宜神补霜降时节,天气越来越冷,这样的天气会使老年人心情不好,哀愁,烦闷,甚至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因此,霜降时节的养生要讲究“神补”,做到不伤精神,调整好情绪。
神补,就是要精神愉悦,从而舒张大脑皮质血管,协调皮质下中枢及自主神经系统,平衡内分泌,促进身体健康,可达到各种药品,营养品无法比拟的效果。人到老年,精神较为敏感,也容易受刺激,甚至看到秋末初冬的萧条之景也会心生悲伤。另外,我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平时膳食中所包含的营养已经能够满足甚至超过身体的需要,所以如果一味地依赖补品,则可能适得其反。由此看来,霜降养生还是神补最好。
第一,培养恰当的兴趣爱好。有些人年老退休之后,突然清闲下来会很不适应,此时可以找点喜欢的事情做,如读书写字,养花养鸟等。这样可以让生活充实起来,精神上也不会觉得空虚。
第二,坚持锻炼身体。空气清新的早晨,或是阳光温暖的午后,到广场或公园打打太极,散散步,这些低强度的锻炼方式不但能轻身健体,还能调整心态。
第三,对与人交流,多“臭美”。孤独是老年人的大敌,所以老年人应该多参加社交活动,这样不仅能避免独居一室的寂寞,还可以获取生活中的各种信息。而适当的“臭美”,就是说老年人应该讲究仪容,这样会让自己心态更年轻,不再整日感时伤怀,对健康也十分不利。
第四,调整自己,适应社会。千万不要做“老古董”,掘弃自己陈旧迂腐的“老想法”,要尽可能地去学习,调整自己的观念,适应社会的发展。
5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一〉木形人:较瘦削,有的又高又纤长,有的小巧玲珑削瘦的看上去清瘦挺拔,腰较长,背上少肉,木型人面长长,面色青青的。
桑葚猪肝平补肝肾
饮食调养:宜多吃具有滋阴生津、调补肝肾、健脾养胃功效的食物,如太子参、玉竹、鸡肉、鸡肝、猪肝、鲤鱼,桑葚等。 药膳可选择“芝麻桃仁粥”:黑芝麻6克,桃仁6克,冰糖20克,大米克。将黑芝麻放入砂锅内,用文火炒香;桃仁洗净,去杂质;大米淘净;冰糖打碎成屑。将大米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至八成熟时,放入黑芝麻、桃仁、冰糖屑搅匀,继续煮至粥熟即成。有补肾益五脏的功效。
〈二〉火形人:眼睛又圆又大,胡须少,鼻头红,面色赤红肌肉结实,骨架外露。体型特点上尖下阔(头细下身宽)。火型人脑袋通常较尖,脸色红润,神气活泼,身材较瘦,行动急躁,行走非常快。
“益胃汤”益胃润肺 饮食调养:可吃梨、苹果、柚子、太子参、沙参、鸡肉、猪肉等以保养阴津、补肝脾肾的食物。 药膳可选择“益胃汤”:北沙参15克,麦冬15克,生地15克,玉竹5克,冰糖15克。将北沙参、玉竹、麦冬、生地洗净,冰糖打碎,备用。将北沙参、麦冬、生地、玉竹冰糖同放炖杯内,加入清水毫升。将炖杯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煎煮25分钟即成。有益胃生津、润肺止咳的功效。
〈三〉土形人:通常腰粗背厚,有的身形又高又大,但肌肉较松弛,有的中等身材,但肌肉结实。相对矮小的土型人比高的土型人思维灵活一些。土型人除了腰粗背厚,骨头又大又重,颈短头圆,面部最大特征是嘴唇厚鼻大,面色红黑透黄。
莲藕枸杞健脾益气 饮食调养:适合具有健脾益气生津功效的食物,如太子参、莲藕、沙参、玉竹、猪肉、鸡肉、莲子等。 药膳可选择“枸杞蛋丁”:鸡蛋3只,猪肉30克,枸杞30克,麦冬10克,花生30克。将鸡蛋蒸熟,去壳切丁;猪肉洗净切片;枸杞洗净,花生炒香;麦冬炒熟,研末备用。将锅置武火上,入花生油把猪肉炒熟,再入蛋丁、枸杞、麦冬末,炒匀,放盐少许并用湿淀粉勾芡,最后加味精适量,将脆花生米铺在上面即可。有健脾益气、补肝养阴的功效。
〈四〉金形人:骨架大,肌肉结实,额高而且宽,皮肤白净,鼻高又大,整个外型方方正正。说话声音像钟声,又大又亮,头发少或不润泽。
“养阴里脊肉”益肾养血 饮食调养:太子参、党参、猪肉、首乌、玉竹等有益肺生津、调养肝肾的功效。 药膳可选择“养阴里脊肉”:里脊肉克,鸡蛋2个,女贞子5克,旱莲草5克,桑葚子5克,菜油、湿淀粉、绍酒、酱油、白糖、精盐、醋、蒜、麻油、葱花各适量。炒锅置于火上,下菜油烧至七成热,分散投入肉条,炸至金黄色,表面发脆时捞起,另放入猪油、姜、蒜炒出香味,烹入药汁拌匀,放入里脊肉、醋拌匀,淋上麻油入盘即成。有益气养血、补益肝肾的功效。
〈五〉水形人:
1.瘦水型:面部同全身皮肤较黑,体型瘦长,眼睛小而深陷,骨框正而且肌肉结实。
2.肥水型:身材肥矮,手脚短短圆圆,肚子、屁股、耳朵都大,肉多骨少,并且全身肌肉松散。一般瘦水型人较积极些,肥水型人较爱享乐些。
太子参山药养阴补气 饮食调养:太子参、白术、茯苓、山药、猪肉、鸡肉、百合等可养阴润燥、调补肝肾。 药膳可选择“山药百合糯米粥”:百合15克,陈皮3克,鲜山药、糯米各克。前2味洗净,山药洗净切块,入砂锅,加适量水,文火煮烂后,入糯米煮成粥即成。有健脾益气补虚、温中暖胃的功效。
结语以上给大家简单介绍了霜降的养生方法,并不是面面俱到,希望读者看完之后能有所收获。
温馨提示:
本文由岐黄微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