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济堂健康播报
太子参的药用价值
太子参,中药名。为石竹科植物孩儿参的干燥块根。分布于贵州、辽宁、内蒙古、等地。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之功效。常用于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日渴,肺燥干咳。
性味归经
入药部位:干燥块根
性味:味甘、微苦;性平
归经:归脾、肺经
功能主治
功效:益气健脾,生津润肺
主治:
用于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口渴,肺燥干咳。
太子参的功效
太子参的功效与作用是非常全面的,我们知道太子参能够治疗脾胃虚弱。食欲减退的病人也可以求助于太子参,太子参能滋补我们的身体,提高我们的体质,所以我们可以多吃太子参。
太子参食疗作用
甘、微苦,平。归脾、肺经。体润性和
太子参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太子参药性平和、味甘,有补气生津的作用。
现代研究:出自《中国药用植物志》
本品含太子参多糖及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
常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干咳少痰、病后体虚、盗汗、夜间惊哭、小儿夏季热等
实验研究证实,太子参可以提高免疫功能,改善心功能。
1、病后气血亏虚,神疲乏力:太子参15克,黄芪12克,五味子3克,炒白扁豆9克,大枣4枚。煎水代茶饮,有一定效果。
2、脾虚便溏,饮食减少:太子参12克,白术、茯苓各9克,陈皮、甘草各6克。水煎服,有较好疗效。
3、神经衰弱(神经症)、失眠:太子参15克,当归、酸枣仁、远志、炙甘草各9克。水煎服。
4、糖尿病:太子参、葛根、天花粉各15克,生鸡内金10克,古瓦(打碎)克(房上陈旧的老瓦、年代越久越好)。先煎古瓦1小时,取其水煎液,再合其他药同煎。有较好疗效。
5、盗汗(睡觉汗出,醒后汗止):太子参24克,浮小麦30克,大枣5枚。水煎服。
6、病后虚热,津伤口干:太子参、生地、白芍、玉竹各9克。水煎服。有清热生津止渴之效。
7、用于脾气虚弱、胃阴不足的食少倦怠。能益脾气,养胃阴。常配山药、石斛等同用。但其补益脾气之力不及党参。
8、用于气虚津伤的肺虚燥咳及心悸不眠、虚热汗多。能益气生津。治气虚肺燥咳嗽,配北沙参、麦冬等,治气阴两虚的心悸不眠、多汗,配酸枣仁、五味子等。但其补气益阴生津之力,均弱、于西洋参。太子参为石竹科植物,与人参不同科属,功效虽似人参,但药力薄弱,须大剂量持续服用,才能见效。
太子参虽补力平和,但终为味甘之品
所以凡病有实邪者忌用,故邪实之证慎用
禁忌:高血压及肾炎、胃炎患者不宜多食
太子参味甘、微苦而性平,偏微寒,既能益气,又可养阴生津
且药力平和,为一味清补之品
适用于脾肺亏虚、气阴不足、气津不足诸症
太子参对淋巴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太子参做法指导
凡脾胃虚弱,症见疲倦乏力,食欲减退者
可与黄芪、党参等配伍,以增强补气之功;
若兼胃阴不足,再加山药、玉竹补脾益胃阴;
若气阴两伤,症见气短、自汗、口渴者
宜与五味子、黄芪同用,以增其益气生津之功
若气阴不足而致心悸失眠者,又当与五味、麦冬、酸枣仁、柏子仁等合用
以益气养阴安神
若治小儿自汗者,可与浮小麦等配伍。
化学成分
含环肽,如太子参环肽A、B、C,假繁缕环肽等,还含有挥发油,其成分已鉴定的有12种,主要糠醇等。另含有多种游离氨基酸,以精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含量最高,占游离氨基酸的30%~40%,还含有麦芽糖等。近年从中分得三棕榈酸甘油酯、棕榈酸、β-谷甾醇、△7-豆甾烯醇-3-8-D-吡喃葡萄糖苷、肌醇-3-甲醚、a-槐糖和蔗糖、山萮酸等。
补肺,健脾。治肺虚咳嗽,脾虚食少,心悸自汗,精神疲乏。
①《本草从新》:"大补元气。"
②《本草再新》:"治气虚肺燥,补脾土,消水肿,化痰止渴。"
③《饮片新参》:"补脾肺元气,止汗生津,定虚悸。"
④《江苏植药志》:"治胃弱消化不良,神经衰弱。"
⑤《中药志》:"治肺虚咳嗽,脾虚泄泻。"
⑥《陕西中草药》:"补气益血,健脾生津。治病后体虚,肺虚咳嗽,脾虚腹泻,小儿虚汗,心悸,口干,不思饮食。"
相关配伍
治自汗方:太子参三钱,浮小麦五钱,水煎服。
使用禁忌
脏腑燥热,阴虚津液不足者慎服。
用法用量
9~30g
水煎服
用治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口渴、肺燥干咳
欢迎大家进店免费试饮
联系
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