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临床白癜风研究的专家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4174796.html盛夏人勤农事忙。连日来,在玉屏侗族自治县朱家场镇洪家湾村太子参种植基地里,余名“采参人”挥锄深挖、刨去泥土、捡拾装袋,大家忙而有序,人人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山野处处涌动着丰收的喜悦。“参”生不息,创富不止。太子参丰收的盛况,不仅成为乡村振兴一道美丽的风景,也给当地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在基地里,村民洪乃铺正在忙碌着挖太子参,新出土的太子参株株色泽金黄、根茎壮硕,相当喜人。“挖太子参很适合我们这种不能做重活的老人,不仅在家门口务工,而且工资按2元/斤当场结算,多劳多得,平均每人每天能挣多块钱。”“以前这片地仅用来发展油茶种植,油茶未挂果前几乎没收入。现在通过油茶林下套种太子参,实现了‘以药养茶’‘以耕代抚’‘以短养长’。今年我们全村种植太子参约亩,主要销往施秉县,预计收入达70余万元。”洪家湾村党支部副书记洪再良说。近年来,朱家场镇依托山地资源优势,探索林下种植、间接套种,积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通过流转闲置土地、提供农业技术指导等措施,引进太子参、白芨等一批特色中药材种植业,年解决周边群众务工岗位个,发放劳务工资余万元,土地流转费万元,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文/潘泳伶图/刘樾)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