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末冬初时,中国尤其广东民间最善用太子参对小儿养生和治未病。太子参性平和味甘润,生津润肺、养胃健脾,尤宜小儿和老人,因民间有用“太子参太子也吃不坏”作比喻。据史料记载:太子参原指五加科植物人参之小者,故名童参。
太子参是一种很好的保健食品,女人吃了可以养颜,小孩吃了可以助消化,男人吃了可以增补肾水。有补气生津的作用,太子参堪称难得的清补佳品,目前已被卫生部确定列入“可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药材名单”。
太子参名称的由来春秋时期,郑国王子体质娇弱,时不时生病,宫中太医屡治不效。
直至一天,一位白发老者用一种细长条状、黄白色的草根治好了王子的病,并因为该“药有参类之性,拯挽太子之身”,从此便有了太子参之名。
太子参,又名孩儿参太子参,又名孩儿参、童参。味甘、微苦,药性平和、补气生津。对儿童消化不良、容易积食、脸色偏黄、流口水、盗汗等脾虚症状都有很好的疗效。
太子参药性温和,适合小儿服用。太子食用太子参后“食欲增进,体态康健”,用现在的话来讲的话就是太子食欲不佳造成营养不良,羸弱多病,食用太子参后,胃口好了,身体才好转起来。
太子参的功效《本草再新》言其“治气虚肺燥,补脾土,消水肿,化痰止渴”。《饮片新参》言其可“定虚惊”。
太子参体润性和、清补扶正,药性十分平稳,适合慢性病人长期大量服用,且副作用也比其他参种小得多,因此深受那些体虚而经受不住滋养药物峻补人的欢迎。
1补益脾肺
脾胃虚弱,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干咳少痰、病后体虚、盗汗、肺虚咳嗽、夜间惊哭、小儿夏季热等。
2益气生津
益气生津,口干、烦躁、心悸、失眠、水肿,手足心热。
太子参—为人体提供全面的营养药理研究表明,太子参,入心、脾、肺三经,主要含有太子参皂甙A、棕榈酸、亚油酸、β-谷甾醇等,还含有糖、磷脂、氨基酸、挥发油及微量元素锰、铁、铜、锌等,为人体提供全面的营养。
有抗疲劳、抗应激作用,并有促进免疫及延长寿命作用,太子参皂甙A有抗病毒作用。
太子参的食用方法有很多,可泡茶,煲粥、煲汤、都是不错的选择,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做选择。
太子参泡水
太子参:补益脾肺,益气生津。治肺虚咳嗽,脾虚食少,心悸,怔忡,水肿,消渴,精神疲乏。
太子参黄芪茶
太子参+黄芪+红枣:补气、润肺、健脾,可适用于反复感冒的孩子。
太子参百合汤
太子参+百合+罗汉果+瘦肉:具有益气生津、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作用。适宜于气虚肺燥引起的咳喘气短、口干舌燥、咽干咳嗽、失眠之人士。
太子参芡实山药粥
太子参+芡实+山药+粳米:有益气健脾止泻的功效。尤其适用于平素乏力、食后腹胀、大便溏薄的人群服用。
自然养生记录片
铁牛道医承办首届中医(药)文化大会
减肥不在减,而在增
养肾即养生
服用青竹叶煮水,排尿不再困难
家有一人懂养生的真谛,
可以养护家族数代人的健康生活,
健康是家庭幸福的根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