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全国报业推动脱贫攻坚和生态文明建设暨百名社长总编走进贵州铜仁联合采访活动继续开展。当天,参与采访活动的嘉宾一行深入碧江区、江口县围绕我市脱贫攻坚和乡村旅游扶贫进行观摩采访。大家边走边看,相互交流探讨,纷纷表示铜仁的乡村旅游朝气蓬勃,扶贫工作成效显著,值得推广学习。
在碧江区,采访活动嘉宾一行走访了农夫山泉、同德药业、桃李春风等企业,随后前往铜仁·苏州产业园了解东西部扶贫协作开展情况。9点,嘉宾们到达了农夫山泉企业。走进展厅,里面摆满了农夫山泉水及其饮品,一行人听介绍、做记录还分别品尝了农夫山泉的相关饮品。
农夫山泉(贵州)武陵山饮料有限公司成立于年10月,公司主营饮料瓶(桶)装饮用水(其他饮用水)的生产、销售;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的生产、销售等。公司现有1条世界领先水平、自动化程度极高的瓶/小时天然水生产线,2条瓶/小时天然水生产线,1条大桶水饮用天然水生产线。公司自运营以来,共解决就业人左右,建档立卡贫困户13户。其中90%为本地人,较好地带动当地的贫困户脱贫致富。
丽水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李志伟表示:“铜仁是一个山水之城、绿色之城,具备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在发展产业过程中,铜仁充分依靠和利用自然资源优势,结合东西部扶贫协作,大力引进农夫山泉、同德药业和桃李春风食品加工等企业,不仅带动了当地贫困人口增收脱贫,同时也实现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在同德药业,嘉宾们听取了企业介绍、采访了就业人员,进一步了解我市脱贫攻坚工作及帮扶成效。同德药业落地铜仁,得益于苏黔两地及苏铜两地东西部扶贫协作。东西部扶贫协作作为助推脱贫攻坚的关键举措,在双方及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下,从顶端设计,到部门推动,不断完善扶贫协作工作机制。两地在围绕中医药协作方面,签署一系列合作协议,同德药业生产基地成为苏黔两省中医药战略的首批合作项目。该公司目前有中药饮片60多个品种,主要以加工、炮制道地中药饮片,如黄精、太子参、何首乌、杜仲等贵州道地药材。从年至今,共吸收建档立卡贫困户80多名进厂务工。他们均来自周边村寨,平均工资每月0元。
“毕业后就加入同德药业,主要从事质量检测工作,一个月有0多元的收入。挣的钱还能补贴家用,挺好的。”陈芳告诉记者,她刚从贵州中医药大学毕业不久,毕业后看见同德药业有招聘信息,就参加考试。她表示对目前的工作感到满意。
在江口县,嘉宾们分别走访了凯德街道办事处黑岩村、贵茶集团、太平镇云舍村,详细了解了当地精准扶贫工作、企业发展促脱贫、乡村旅游扶贫等情况。黑岩村是全国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发源地,也是全省“十县百乡千村”乡村振兴示范工程。近年来,该村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抓手,率先探索了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模式并在全国推广,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宝贵的“黑岩经验”。黑岩村是东西部协作共建示范区,是苏州市“海棠花红”党建品牌与我市“民心党建”的有机契合,该村在全省率先试点建立防贫监测预警机制,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为摘帽县脱贫出列后的巩固提升提供了“黑岩样本”。
嘉宾们观摩的最后一站是太平镇云舍村。巍巍梵净山下,幽幽太平河畔,坐落一宛若世外桃源般的自然村落,是被誉为“中国土家第一村”的江口县太平镇云舍村。云舍村依托土家民族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准确定位,大力挖掘村内神龙潭、仙人洞、嘎麻洞等自然景观和土家筒子屋、古法造纸坊、云舍土家民俗风情表演等特色文化旅游产品。据云舍村党支部书记杨政军介绍,该村现有68户农户从事餐饮及住宿服务,多名群众参与了乡村旅游产业。年,该村接待游客28万余人,实现旅游收入余万元。
内蒙古锡林郭勒日报社党委书记吴隽表示,“通过实地采访参观,我认为铜仁的绿色环境非常值得称赞,绿色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铜仁在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同时,依托山水资源优势,走出了一条具有铜仁特色的绿色发展崛起道路,为百姓带来了绿色财富和生态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