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补虚药中的补气药,适用于脾气虚所致

补虚药

定义:以补益气血阴阳为主要功效,常用于治疗虚证的药物,称为补虚药,亦称补养药或补益药。

功效:本章药物性味多甘,能补虚扶弱,既有甘温益气、助阳、养血之品,以温补形体之虚寒;又有甘寒滋润之物,能滋养阴液之不足。

主治:气虚证、阳虚证、血虚证、阴虚证。

分类:补气药、补阳药、补血药、补阴药。

第一节补气药

本类药物的性味以甘温或甘平为主,能补益脏腑之气。适用于脾气虚所致的食欲不振,脘腹虚胀,大便溏薄,体倦神疲,面色萎黄,消瘦或一身虚浮,甚或脏器下垂,血失统筹等。

★人参

甘、微苦,平。归脾、胃、心经。

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

1、气虚欲脱证2、脾胃气虚证3、气虚津伤口渴,消渴

4、心悸,失眠,健忘

煎服,3~9g。宜文火煎,将参汁兑入其他药汤内服。也可研粉吞服,一次2g,每日2次。

人参甘温,有助火壅滞敛邪之弊,实证、热证而正气不虚者忌服。人参反藜芦,畏五灵脂。补益同时饮茶或吃白萝卜,以避免减弱补力。

人参

※西洋参

甘、微苦,凉。归心、肺、肾经。

补气养阴,清热生津。

1、气阴两虚证2、热病气虚津伤口渴,消渴

另煎兑付,3~6g。

不宜与藜芦同用。

▲党参

甘,平。归脾、肺经。

健脾益肺,补血,生津。

1、脾胃气虚证2、气血两虚及气津两伤证

煎服,9~30g。

不宜与藜芦同用。

太子参

甘、微苦,平。归脾、肺经。

补气健脾,生津润肺。

1、脾气虚证2、气虚津伤证

煎服,9~30g。

★黄芪

甘,温。归脾、肺经。

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退肿,托毒生肌。

1、脾气虚证2、肺气虚证,表虚自汗3、气虚水肿

4、疮疡不溃或久溃不敛

煎服,9~30g。固表、敛疮、利尿宜生用,补脾、益气、升阳宜炙用。

凡表实邪盛、内有积滞、阴虚阳亢、疮疡阳证实证等,均不宜用。

黄芪

★白术

苦、甘,温。归脾、胃经。

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1、脾气虚证2、痰饮,水肿3、气虚自汗4、胎动不安

煎服,6~12g。燥湿利水宜生用,补气健脾宜炒用。

阴虚燥渴者慎用,气滞胀闷者忌用。

白术

▲山药

甘,平。归脾、肺、肾经。

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

1、脾虚证2、肺虚证3、肾虚证4、消渴

煎服15~30g。研末吞服,每次6~10g。补脾生津宜生用,健脾止泻宜炒用。

湿盛中满或有积滞者慎用。

白扁豆

甘、微温。归脾、胃经。

健脾化湿,和中消暑。

1、脾气虚证2、暑湿吐泻

煎服,9~15g。消暑宜生用,健脾宜炒用。

本品含毒性蛋白,加热后毒性减弱,故生用宜慎。

刺五加

辛、微苦,温。归心、脾、肾经。

益气健脾,补肾安神。

1、肺脾气虚证2、脾肾阳虚证3、心脾两虚证

煎服,9~27g。目前多作片剂、颗粒剂、口服液及注射剂使用。

热证、实证忌服,阴虚内热证慎用。

绞股蓝

甘、苦,寒。归肺、脾经。

益气健脾,化痰止咳,清热解毒。

1、脾气虚证2、痰浊阻肺证3、热毒蕴结证

煎服,10~30g。研末吞服,3~6g。亦可泡茶服。

少数患者服药后,出现恶心、呕吐、头昏、眼花、耳鸣、腹胀、腹泻等不良反应,应用时应注意。

红景天

甘、苦,平。归心、肺经。

益气活血,通脉平喘。

1、气虚血瘀证2、喘咳咯血

煎服,3~6g。

★甘草

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1、心气虚证2、脾气虚证3、咳喘4、脘腹、四肢挛急疼痛

5、热毒疮疡,咽喉肿痛6、药食中毒

煎服,1.5~9g。清热解毒宜生用,补气、健脾、润肺止咳宜炙用。

不宜与京大戟、甘遂、海藻、芫花同用。湿盛胀满、水肿者不宜用。

甘草

※大枣

甘,温。归脾、胃、心经。

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1、脾气虚证2、血虚脏躁

煎服,6~15g。

湿盛脘腹胀满、食积、虫积、龋齿痛及痰热咳嗽着忌服。

饴糖

甘、温。归脾、胃、肺经。

补益中气,缓急止痛,润肺止咳。

1、中虚腹痛2、肺虚咳喘

入汤剂须烊化冲服,15~60g。亦可熬膏或为丸服。

湿阻中满、湿热内蕴、痰热咳嗽、痰湿甚者不宜用。

蜂蜜

甘,平。归肺、脾、大肠经。

补中缓急,润肺止咳,滑肠通便,解毒。

1、中虚腹痛2、肺虚燥咳3、肠燥便秘

煎服或冲服,15~30g。

湿阻中满、湿热痰滞、便溏泄泻者慎用。









































治白癜风上海哪家医院好
治白癜风上海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izican.com/tscd/37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