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身体最燥的季节来了4道美

入秋以后,你是否感到皮肤中的水分好像被“吸走”了似的,变得干燥粗糙;甚至情绪也会“坐上过山车”,波动很大?

天气逐渐转凉,此时你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秋燥。何谓秋燥?

1

皮肤干燥要保湿

皮肤在干燥环境下易瘙痒甚至皲裂,这时首要的是补水,每天多喝水。

手提包里建议带上一瓶保湿喷雾,时常喷一喷皮肤,保持湿润。

沐浴后,应及时涂抹身体保湿乳液,减少水分丢失。

2

调畅情志防抑郁

悲秋会损伤肺气,对机体免疫功能造成损害。多晒太阳,注重精神调摄至关重要。

3

滋阴润肺调饮食

秋季饮食应以滋阴润肺、防燥护阴为主,可多吃梨、苹果、葡萄、香蕉、萝卜、百合及绿叶蔬菜,以助生津防燥,少吃葱、姜、蒜、辣椒等辛辣燥烈之物。

此外,鸭肉、海参等为润燥佳品,鸡肉、猪肉、牛肉、鸽肉等较为平性之品也可适当食用。但羊肉等温热食物,除非阳虚体质者,应尽量少吃。

4

劳逸适度解秋乏

民间有句老话,“夏过无病三分虚”,这句话在老人身上尤其明显。

夏秋交接之后,人极易倦怠、乏力等,导致脾虚、胃虚、气虚,秋乏是补偿夏季人体消耗的保护性反应,此时应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爬山。开始时强度不宜太大,应逐渐增加运动量。

5

秋冻也要避风寒

从防病保健的角度出发,循序渐进、适度的“秋冻”,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机体抗寒能力。

但如果到了深秋时节,气温已经明显下降,仍穿着薄衣单裤,就极易受到寒冷刺激,引发感冒等疾病,尤其是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阻肺、心脑血管病患者,要适时增加衣服,防寒保暖。

4个食疗方调秋燥

秋天空气中湿度低,让人的呼吸道、皮肤,甚至肠胃都变得干燥,出现一系列症状。

白果荸荠汤可润肺止咳

食材:白果8克、银耳15克、荸荠8个、冰糖适量。

做法:将白果去壳,银耳泡发洗净,一同放入砂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后改小火慢煮。待银耳、白果烂熟时加荸荠、冰糖,再煮3分钟即可食用。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连服5~7天。

功效:有温肺益气、清热化痰、生津润燥的功效,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咳喘、肺心病、肺结核病人及癌症患者康复期食用。另外,阴虚发热、阴虚火旺、干咳少痰者,也可选用本方治疗。

芦根麦冬饮清热生津

食材:鲜芦根30克(或干品15克)、麦冬15克。

做法:切碎,加水煎服,每日3次。也可直接用沸水冲泡,加盖焖10分钟后代茶饮。

功效:适用于秋季燥热上火所致的口干舌燥、心烦不眠、尿黄便秘、胃热呕吐、咽喉干痛、牙龈出血等症。糖尿病咽干烦渴,慢性支气管炎出现干咳无痰时,选服本方也有一定效果。虚寒腹泻及风寒咳嗽者不宜服用。

太子参百合煲肉润肺养胃

食材:太子参60克、百合30克、罗汉果半个、瘦猪肉克。

做法:上药洗净后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煲约2小时,肉熟烂后适量加盐,喝汤吃肉。

功效: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急慢性咽喉炎、贫血、失眠、干眼症、便秘等患者服用本方,可收获一定效果。

对气虚肺燥引起的咳喘气短、口干渴饮等症也有一定疗效。要注意的是,感冒、痰多或体质偏寒者不宜服用。

中山食品药品监管









































补骨脂针剂
白癜风全国十佳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izican.com/tscd/22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