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直用心在做,预定白芨组培瓶苗、驯化苗、石斛苗,供应黄精种苗、金花葵、黄秋葵种子、(丹参、党参、改良白术,苍术、树莓、天门冬、油用牡丹苗、当归)亩欢迎采购uo
桑,是一古老的树种,在漫漫的历史进程中,无论是桑叶、桑皮还是桑椹,都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桑叶不仅可供养蚕,还可作为药用,具有袪风、清热、明目、凉血功用,是治疗肺咳嗽常用之药。桑枝袪风湿、利关节,用于治疗四肢不利、风寒、湿痺。桑树根的内皮叫桑白皮,是中医治疗肺热咳嗽、喘和行水清肿常用药。深秋霜重,落叶萧萧,乡村的老人们总是让儿孙收集一些仍呈绿色的霜桑叶珍藏起来,以备风湿初发时作茶饮用。
桑叶的用途颇广,桑皮则既可入药,又能造纸;桑椹的健身和药用价值亦早为历代医药学家极为重视。
霜桑叶又称冬霜叶,在冬季落霜后采集加工。初霜后,桑叶老化干硬、呈黄绿色时,即可采集。采回的桑叶用水洗干净后,放在晒席上晾晒干;再取干净的霜桑叶搓碎,筛去粗叶脉和叶柄,按1公斤干叶加0、2公斤优质蜂蜜的比例,再加适量开水拌匀,放锅内用文火炒至不粘手为宜,取出冷却后即可。一般的要到中药店购买。桑叶有一个特殊的功效,可能不被人熟悉,那就是止汗。《神农本草经》说:桑叶“气味苦甘寒,有小毒,主寒热出汗”。《本草纲目》云:“经霜桑叶,除寒热盗汗,末服。”《得配本草》:载,桑叶“甘,寒。入手足阳明经。清西方之燥,泻东方之实。去风热,利关节,疏肝,止汗。”可见,单用桑叶研末服用,可治出汗。《本草备要》不但有相类的记载,而且还记录有生动的病案:桑叶“末服止盗汗,严州有僧,每就枕,汗出遍身,比旦,衣被皆透,二十年不能疗。监寺教采带露桑叶,焙干为末,空心米饮下二钱,数日而愈。”历代医家也有不少经验之谈。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名医朱丹溪常用桑叶治盗汗。他在《丹溪心法》一书中记载:“经霜桑叶研末,米饮服,止盗汗。”明末清初的名医傅青主,很擅长用桑叶止汗,还创制了不少以桑叶为主药的方剂,如止汗神丹、遏汗丸、止汗定神丹。”著名中医路志正在治疗盗汗、自汗时也常单用桑叶,多用9~15g水煎服或6~9g研末服。秦伯未先生亦喜用桑叶治头面出汗。可见桑叶止汗,确有渊源。 桑叶也是很好的保健品。据现代药理研究:桑叶中有黄酮类、多糖类、生物碱类、植物甾醇类、挥发油、氨基酸、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抗菌和抗病毒、抗衰老等多种药理活性,广泛用于预防保健,有时单用即可获效,真可谓简、便、验、廉。
壮族秘方:胆结石一剂即可排出斑芒鸡汤
秘方:斑蝥0.06g,芒硝6g,鸡内金12g,海金沙6克,金钱草12克,石决明60g。
用法:鸡内金炮炙后语斑蝥、芒硝共研为细末。石决明水煎送服,每日两次分服。
方解:本方治疗胆结石有较好的疗效,亦可用于肾结石、膀胱结石,碎石一剂即可排出。献方人:王晓涛
覆盆子种植技术
(一)选地整地按生长习性选好地块,另外田头沟边及荒坡等闲置地块均可种植。每亩施腐熟农家肥公斤,翻入地中,整乎耙细,傲畦备用。
2.定植;覆盆子在春、夏、秋均可栽植,以落叶前秋植成活率高。栽培方法有带状法和单株法。带状法行株距2—X0.5米,每穴移栽壮苗2株,使之逐渐形成宽30—60厘米的带,单株法行株距1.5—2.0X0.5米,每穴移栽壮苗1株。栽时在整好的地上,挖宽深各30—40厘米的穴,每穴施入杂肥5公斤与底土拌后,按不同方法栽苗每亩--株。填细土压实,浇定根水。栽前可把幼苗剪成长15√20厘米的短桩,以减少蒸发面,并刺激剪口下发出健壮新梢。
(三)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移栽成活土一2年内,每年中耥除草3—4次,第1次在春季萌芽发出新叶时,第2次在5—6月,第三次在7—8月,第4次在秋末冬初进行。中朝时,根际周围宜浅,远处可稍深,避免伤根,深度约6—10厘米。后期枝条密闭时,耍及时疏花及拔除杂草。每当雨后或灌水后,都要松土。松土时,应注意在植株根际培土。
2.搭架引缚覆盆子枝条柔软,常因果实的重压下垂到地面,弄脏果实,影响质量和产量。下垂枝条彼此遮蔽,不易管理和导致通风透光不良。应在4月下旬设立支架引缚枝条。具体方法有:
①单柱引缚法在靠近株丛地方立一根支柱(高度视株大小而定),将枝条绑在支柱上
②双柱引缚法在株丛之间竖立两根支柱,把相邻两株丛的各一半枝条绑扎在两根柱子上,这种引缚法枝条受光通气好,便于管理,产量高
③篱架引缚法适于带状配置地块,花费较大。在带内隔5米设一立柱,在其上牵引3道铁丝,把枝条均匀绑在铁丝上。为了省材,也可在离地1米高处拉一条铁丝,将枝条引缚其上即可。
3.追肥每年早春萌发后及幼果期都要结合中耕除草追肥。春、夏、秋施用腐熟的人畜粪水或硫酸铵、尿素等氮肥。冬季施用腐熟的厩肥或堆肥、火灰等。方法是在行间开沟,沟深20厘米左右,施后盖土。
4.修剪整形分春剪夏剪和秋剪。春剪结合搭架引缚枝条进行。夏剪,当萌发的基生枝长到30厘米时,每株保留12—15个均匀分布的健壮枝条,剪除其余枝条,对保留下来的基生枝要进行摘心。秋剪在果实采完后,结果枝开始干枯时进行,剪去结果后的枯枝,病、弱枝,疏剪生长过密,影响通风透光的密枝,以减少不必要的养分消耗,提高来年果实产量。
5.排灌水若遇干旱天气或雨水过多时,均会导致大量落花,落果等现象,应及时做好排灌水工作。
(四)采收加工
覆盆子的果期为7—11月,应从立夏开始,当覆盆子的果实已发育饱满尚呈绿色未成熟时分批采收,除尽花托、梗叶及其它杂质等,用开水烫2—3分钟,摊晒干燥即可。遇阴雨天摊晒,切勿堆压,否则要霉心,散子变质。以色青黄,不散子,无叶、梗和屑为好。千鲜比为土,3。覆盆子的叶和根也可供药用。叶在11月最后一批果实采收后剪下,根可在根蘖繁殖分株时.或栽后4—5年轮流适当部分采挖,切成6—10厘米长的短节,晒或烘干即可。
该品种我们已经进入扩大繁殖阶段的研究,欢迎有识之士加盟,共同发展。
覆盆子可以套种的品种;
1;药用油用牡丹是大宗药材,六味地黄丸主要配方药,可以在果树套种,也可以和短期药材套种,每亩种植牡丹苗株,2年产牡丹子公斤。牡丹花市场价35元1公斤,也可以提取牡丹花精油。四年可以牡丹根--公斤,市场价25--26元。四年综合效益四万元以上。有详细项目分析报告。
2;白术为菊科草本植物。以根茎入药,具有补脾健胃、燥湿利水、和中益气、安胎、止汗等功能。白术育苗一般亩产种苗公斤,每亩收入0元以上。白术栽苗10个月就可收获,每亩用种苗公斤,每亩收干品--公斤。市场价22--24元,每亩收入超0元以上。
3;连翘为木犀科植物连翘的干燥果实。清热解毒的中药,主治热病初起,风热感冒,发热,心烦,咽喉肿痛,急性肾炎等。亩用种苗株。多年生。亩采收连翘-公斤。市场价格30--36元。年亩效益0元以上,逐年增加。
4,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以干燥根茎入药。具有活血祛瘀、安神宁心、止痛功能。我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一般亩产干品公斤,市场行情10--12元/公斤,亩效益0元以上。
5;黄精为百合科植物黄精,功能补气养阴,键脾,润肺,益肾,黄精既可以用种子繁殖,又可用根茎繁殖,多用育苗移栽,用根茎繁亩用--公斤左右,三年亩产公斤,市场价格60元,亩效益4万元以上.
6,百合花可观赏也可以食用,在中国食用百合有悠久的历史,具有清火、润肺、安神的功效,其花、鳞茎均可入药,亩用种根-公斤,生长1—2年即可收获,亩产鲜品0--1多公斤。亩效益2万元以上。
7\高山贡菊能疏散风热,清肝明目,平肝阳,解毒。种植行距35厘米,株距25厘米。栽苗一年就可收,亩产贡菊---公斤,亩收入--0元。贡菊育苗效益更高。
8;白芨为兰花科多年生植物,以根入药,有止血,消肿,生肌等功效。主治: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胃出血,胃溃疡;具有快速凝血作用,可代血浆多用于外科手术。多年来靠野生资源治病和保健,资源枯竭,急需人工种植.国家已经定为二级保护品种,一般种植10--11月份,亩用种苗0株公斤左右,3年采收亩产--公斤。市场价元,亩效益18万元。
9\太子参为石竹科植物,以根入药,有益气、健脾、生津之功能。主治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虚弱、心悸口干等症。主产安徽、贵州、福建等地。太子参适宜温和湿润气候,喜肥、怕涝、怕高温、耐寒。种植时间为10月上旬至地面土壤封冻之前。亩用种根25-30公斤,生长8个月即可收获,亩产干药--多公斤,市场价格50—60元
10,党参是补气要药,以党参为原料的中成药有党参养容丸、党参健脾丸、脾胃双补丸、锁阳固精丸等种。党参还是我国大宗出口创汇中药材之一,出口量约占总产量的三分之一。直播需生长2年,栽苗1年即可刨收,一般亩产干药公斤左右。亩效益万元以上。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