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白癜风发病原因 http://m.39.net/pf/a_4321506.html
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指异常的子宫出血,经诊查后未发现有全身及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而是由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所致。
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经量过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出血。
根据排卵与否,通常将功血分为无排卵型及排卵型两大类,前者最为多见,约占80%~90%,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及更年期,后者多见于生育期妇女。
目录
一、更年期功血
二、子宫出血
三、功能性子宫出血
一、更年期功血
1.宫血宁
来源:《云南中医杂志》(,5:14)。
主治:更年期功血。
组成:黄芪15~30g,熟地10~20g,白芍15g,山药15g,阿胶10~15g(烊化),川续断15g,桑寄生15g,菟丝子15g,山萸肉10g,地榆15g,仙鹤草15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2次。6天为1疗程。
加减:
气虚明显者,加党参、太子参、白术;
阴虚火旺,加枸杞、女贞子、知母、黄柏;
阳虚内寒,加附子、肉桂、艾炭;
瘀血重者,加当归、川芎、红花等;
出血量大,加三七粉、云南白药。
验案:更年期功血《云南中医杂志》(,5:14):
治疗更年期功血56例,年龄42~54岁,平均年龄48.8岁。妊娠3次以上者48例,生产3胎以上者43例,有流产史者32例,伴子宫肌瘤2例。
结果:
痊愈(阴道流血停止,经期、经量恢复正常,半年以内无复发,经治疗后绝经者再无月经出现)38例(67.85%),
有效(阴道出血停止,半年以内有复发者)14例(25%),
无效(经2个疗程治疗,病情无明显变化者)4例(7.15%),
总有效率92.85%。
二、子宫出血
1.止血灵
来源:《中级医刊》(,4;54)。
主治:子宫出血。
组成:补骨脂,赤石脂。
用法:上药以1:0.5之比,制成片剂,每片重0.5g,出血不止或经量增多,每次6片,每日3次。
验案:子宫出血《中级医刊》(,4:54):
所治子宫出血例,年龄13~51岁,25岁以下为44例,占44%;阴道出血10天以内者33例,出血11~30天者44例,出血1月以上者23例,最长出血者时间为半年(天);
西医病种分类:功能性子宫出血65例,月经过多21例,子宫肌瘤月经量多10例,产后阴道出血2月以上者2例,不全流产刮宫术后阴道出血不净1例,宫内环淋漓出血1例;
中医辨证分型:脾肾阳虚型13例,心脾两虚型22例,肝肾阴虚型21例,肝郁气滞型2例。
疗效标准:
显效:服药1疗程后,阴道出血完全干净;
有效:服药1疗程,经血量减少1/2以上或基本干净;
无效:服药1疗程,经血量未减。
结果:
显效36例,占36%;
有效54例,占54%;
无效10例,占10%;
总有效率为90%。
本药用于中医辨证分型的子宫出血58例,有效率为87.9%,其中对脾肾阳虚,心脾两虚证止血有效率在95.5%以上,对肝肾阴虚型子宫出血止血有效率为71.4%。
三、功用性子宫出血
1.妇科止血灵
来源:《部颁标准》。
功用:补肾敛阴,固冲止血。
主治:妇女功能性子宫出血。
组成:熟地黄g,五味子50g,杜仲(炭)50g,续断50g,白芍g,山药50g,牡蛎(煅)g,海螵蛸80g,地榆(炒)g,蒲黄(炭)50g,檞寄生50g。
用法:制成糖衣片,密封。口服,每次5片,1日3次。
2.大蓟止血片
来源:《部颁标准》。
功用:凉血,止血。
主治:妇女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复旧不全等。
组成:大蓟草g,干姜g。
用法:制成糖衣片,密封。口服,每次3~4片,1日3次。
3.固冲汤
来源:《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38)。
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
组成:熟地,枣皮各30g,黄芪45g,白术30g,白芍25g,龙骨,牡蛎,乌贼骨各45g,五倍子25g,茜草各25g,仙鹤草,侧柏叶各3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3日为1疗程,1~2疗程后评定疗效。
加减:
若劳伤,加红参、三七、鹿角霜;
虚寒,加附片、炮姜、艾叶;
虚热,加生地、丹皮、旱莲草;
血瘀,加蒲黄、赤芍、当归。
验案:功能性子宫出血《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38):所治功能性子宫出血50例,年龄以30岁以上者居多,病程均在半年以上。疗效标准:出血停止,追踪观察半年,月经周期、经色及经量均恢复正常者为痊愈;出血停止,半年之内月经周期、经色及经量偶有异常者为显效;出血停止,但下次月经又出现周期、经色或经量异常者为有效。结果;痊愈34例,显效13例,有效3例。
4.固本止崩汤
来源:《辽宁中医杂志》(,9:32)。
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
组成:熟地30g,黄芪,焦术各25g,党参,山药各15g,海螵蛸20g,牡蛎30g,茜草20g,陈皮10g,阿胶(烊化)20g,升麻7.5g。
用法:每剂水煎3次,取汁ml,每次ml,每日2次口服。4剂为1个疗程。
加减:
流血量多,色鲜质稠者,加地榆炭20g,丹皮、生地各15g;
血量时多时少,色黯挟瘀块者,去升麻,加茜草30g,另加三七片5片,日2次口服;
流血日久,面色萎黄,畏寒者,党参易人参,加艾炭20g,黑姜10g;
腰腿酸软者,加寄生、川断各15g。
验案:功能性子宫出血《辽宁中医杂志》(,9:32):
所治功能性子宫出血例中,青春期(14~20岁)37例,育龄期(21~44岁)52例,更年期(45~52岁)23例。病程1~6个月31例,7~12个月38例,12~24个月27例,24个月以上16例。以上病例除外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及全身出血性疾病。
结果:
痊愈例,其中服药1个疗程血止者30例,占26.7%;服药2个疗程血止者61例,占54.5%;服药3个疗程血止者16例,占14.3%。
服药3个疗程以上血未止者为无效,共5例,占4.5%;
总有效率为95.5%。
5.固经煎
来源:《四川中医》(,4:)。
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
组成:生黄芪,生党参各30g,淮山药,芡实,当归炭,大生地,藕节炭,陈棕炭,煅龙骨,煅牡蛎,炙乌贼骨各15g,阿胶珠10g,参三七3g。
用法:行经期,以上药水煎2次,冲服参三七粉,连续服至血止;非经期服养血归脾丸。下次行经如前法服用。3个月为1疗程。
验案:功能性子宫出血《四川中医》(,4:):
所治功能性子宫出血56例,年龄18~40岁;病程最短3个月以内,最长1年以上。
结果:经1个疗程治疗后,
治愈45例,占80.4%;
有效7例,占12.5%;
无效4例,占7.1%;
总有效率为92.9%。
6.加味二仙汤
来源:《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
功用:滋肾阴,温肾阳,调冲任。
主治:功用性子宫出血,乳癖。辨证属冲任不调者;血小板减少。
组成:仙茅12克,仙灵脾15克,当归10克,知母10克,巴戟天12克,黄柏6克,枸杞子15克,五味子10克,菟丝子15克,复盆子10克。
用法:水煎,分早晚两次服。
加减:
功用性子宫出血:出血较多、血虚,加阿胶、艾叶;
血热,加地榆、槐米、仙鹤草;
血瘀,加田七、丹参、益母草;
血脱,加红参、龙骨、山茱萸;
脾气虚,加黄耆、党参、白术;冲任虚,加鹿角胶、龟版胶;
肾阳虚,加鹿茸、附片;
肾阴虚,去知母,黄柏、加女贞子、旱莲草。乳癖:
冲任不调者,可于上方配鹿角片粉2~4克,分2次药汤送服。
血小板减少:去知母、黄柏,加女贞子、旱莲草、黄耆、黄精。
验案:付某,女,42岁,年9月13日初诊。病人近年来多次出现崩漏不止,此次月经已2月余,崩漏交替出现,血崩时伴有血块,不能行动,动则血量增多,大崩后则淋漓不断,面色胱白,血红蛋白7克,心悸,腰膝酸痛,头眩耳鸣,舌嫩淡,脉细无力。曾用中西药物治疗,但疗效不佳。妇科诊断为功用性子宫出血,此乃肾气虚衰,冲任不固,气血两亏。治当滋肾阴,温肾阳,调冲任,益气血,用加味二仙汤治疗,处方:当归12克,黄芪20克,仙茅15克,仙灵脾15克,巴戟天12克,女贞子15克,旱莲草15克,仙鹤草15克,菟丝子15克,枸杞子15克,复盆子12克,五味子10克。服上方3剂,血量大减,继用上方去仙鹤草,加阿胶,艾叶,并加用定坤丹续服3剂,三诊时月经已完全停止,再上方3剂以巩固疗效。嘱病人每次月经来潮前一周服本方3剂,以资巩固。后随访,未再复发。
7.经漏验方
来源:《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续集》。
功用:滋阴敛血,和胃益气。
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出血淋漓不断,色鲜红,头晕耳鸣,五心烦热,倦怠乏力,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
组成:乌贼骨20克,莲房炭50克,生地炭40克,当归10克,胡黄连10克,知母15克,升麻10克,白芍20克,木香10克,牡蛎20克,甘草20克,大枣10枚。
用法:每日一剂,先将上药用水浸泡30分钟,再煎煮30分钟,每剂煎二次。将两次煎出的药液混合,早、晚各服一次。
方论:
方用乌贼骨末、莲房炭、生地炭清热止血;
当归、胡黄连、知母滋阴清热,热去则血静;
白芍、牡蛎敛阴养血,木香行气,使养血药补而不滞;
用升麻、甘草、大枣升提中气,固经止血,调理脾胃以固后天之本。
全方融塞流、澄源、固本为一方,起到滋阴敛血,和胃益气之功效。
验案:顾某,女,31岁。年10月上旬来诊、因经期参加运动会,月经来潮十余天仍淋漓不断,伴乏力,头晕耳鸣,五心烦热,月经量少色红,舌红少苔,脉细无力。诊为经漏,服用此方三剂即止。一个月后,月经如期而至,身无不适,七天干净。
8.调经汤
来源:《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7:)。
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
组成:黄芪20g,当归15g,柴胡10g,白芍15g,茯苓15g,白术15g,生地25g,茜草50g,海螵蛸15g,枸杞子20g,菟丝子20g,川芎2.5g,甘草10g,丹皮1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15天为1疗程。
验案:功能性子宫出血《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7:):
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例,年龄13~55岁;病程10天至2个月以上。
结果:一般服4~8剂血止,少数病人服2剂即可血止,总有效率为90%。
9.止血方
来源:《山东中医杂志》(,5:16)。
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
组成:马齿苋30g,益母草30g,生蒲黄9g,茜草12g,仙鹤草18g,地榆30g,升麻9g。
用法:水煎服。
加减:
气虚者,加人参12g;
血热者,加生地15g;
肝郁者,去升麻,加柴胡6g;
肾阳虚者,加补骨脂12g;
血瘀者,加三七粉3g。
验案:功能性子宫出血《山东中医杂志》(,5:16);所治功能性子宫出血47例,年龄15~52岁;病程17~13年;流血天数最长者天,最短者8天。结果:服药6剂内止血者共占68%,服10剂内止血者共占83%。总平均止血天数为6天。
10.调理冲任汤
来源:《中西医结合杂志》(,2:95)。
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
组成:女贞子,旱莲草,桑寄生,川断,菟丝子,枸杞子,巴戟天,肉苁蓉各15g,炒山药3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10天为1个疗程。
验案:功能性子宫出血《中西医结合杂志》(,2:95):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例,年龄14~21岁者例,21~42岁者97例,42~56岁者例,56岁以上31例;出血时间1~3个月例,3~6个月例,6个月以上例。
出血量以用卫生纸(规格18cm×10cm)为标准:
轻度:每次约用1.5卷,出血量约为80~ml,占例;
中度:每次约用2卷,出血量约为~ml,占例;
重度:每次用3卷以上,出血量约为ml以上,占92例。
不规则子宫出血者例,月经过多而周期正常者例,月经过频者84例,经后子宫出血者(经诊断而排除其他疾病)31例。
结果:
服药2剂血止者例,4剂血止者例,6剂血止者82例,8剂血止者42例,10剂血止者18例,无效者44例,总有效率为89.91%。
建立正常月经周期者例;复发者例,继以调理冲任汤血止而建立正常月经周期者35例;无效者84例;总有效率达80.73%。
文中药方应咨询医生后用药。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木木每天5分钟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