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患者多是由于先天不足,后天失养造成的虚损体质,尤见于脾肾二脏虚损导致的气虚。因此,在临床上治疗重症肌无力时常用善于补气的参类。党参、西洋参、花旗参、太子参、人参、红参、生晒参、高丽参,是不是有点眼花缭乱,不用担心,接下来就为各位逐一介绍各种不同的参。
人参,首载于《神农本草经》,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和根茎。栽培的俗称“园参”,播种在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的称“林下山参”。“生晒参”则是鲜参洗净后干燥后而成;“红参”则是蒸制后干燥而成。
人参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肺、脾、心、肾经。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神,生津养血,安神益智的作用。
红参性温味甘,是一种经过蒸煮后的人参,香味较浓,色呈暗红。补气中带有刚健温燥之性,长于振奋阳气。适用于气虚及阳虚体弱者,冬天怕冷、阳虚明显者服用有显著效果。但如无阳虚体征,或阴虚火旺、急性病等患者,则不宜服用红参。
高丽参所指高丽地区即南韩或北韩所产的人参,包括有韩国红参和韩国白参等。因韩国白参市场上几乎找不到,市面上在售主要是南韩的红参。
党参,首载于《增订本草备要》,为桔梗科植物党参、素花党参或川党参的干燥根。味甘,性平,归脾、肺经。有补脾益肺,养血生津的作用。与人参相比补气作用较弱,但人参补气缺补血之功,而党参则能够气血双补。
西洋参,首载于《增订本草备要》,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的干燥根。主要产于美国、加拿大,因此又称花旗参。甘、微苦,性凉,归肺、心、肾经。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的功效。本品既能补气又能养阴,为治疗气阴两伤之良药;又能清热生津,尤善治气阴不足而火盛者,为清补之品。
太子参,首载于《中国药物植物志》,为石竹科植物孩儿参的干燥块根。味甘、微苦,性平,归脾、肺经。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的作用。其性略偏寒凉,属补气药中的清补之品,适用于脾肺气阴两虚证。功似西洋参而力弱,由于其补气而不生燥热,对于儿童尤为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