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虽然天气炎热,但是也是养生的好季节,夏季也适合吃中药进补,不过最好是平补,不适合食用太热或太凉的中药。那么夏天进补吃什么中药呢?
西洋参西洋参是夏季进补的常用之品,性凉味甘,用其泡水喝能扶正气、降虚火、生津液、除烦倦,非常适宜酷暑盛夏饮用。最适宜于气阴两虚有热的人,其特点为不热不燥,凡不适合人参和热补的人,均可用西洋参。
取西洋参切片或参须3克,用沸水冲泡,闷约5分钟后,当茶频饮,可反复饮至无味。
黄芪夏季高温酷暑,不少人因为出汗较多,感觉气虚无力、肢体疲倦,有的还出现咽喉痛、咳嗽等感冒的症状,此时可适当食用黄芪补气。
据药书记载,黄芪性甘微温,具有补气固表、利水退肿、托毒生肌等功效。适用于内伤劳倦,神疲乏力,脾虚泄泻,肺虚喘嗽,胃虚下垂等。
通常食用方法:将黄芪泡开水喝是最简单的食疗方,也可用水煎服饮用。
太子参煮汤常用到的太子参,其体润性和、补气生津,对脾虚食少、倦怠乏力、心悸自汗、肺虚咳嗽、津亏口渴等症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太子参补气生津作用的效力比人参、党参、西洋参都弱,但药性十分平稳,且副作用比上述参种小得多,适合那些体虚又受不住滋养药物大补的人。
脾胃虚弱的人初次进补,可选用太子参;而那些虚症患者,夏季大补容易“上火”,可以用太子参清补扶正;气阴不足而又血压偏高的人,食用太子参可改善症状;青壮年、儿童也可服用太子参。
山药夏季脾胃虚弱,人体消耗也大。具补中益气、强筋健脾等滋补功效的山药,补气而不滞,能很好地调节脾胃功能。
《本草纲目》记载,山药能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清代医家李修园说山药能补肾填精;《药性本草》则以为,山药能补五劳七伤,去凉风,镇心神等。
山药为补中益气药,具有补益脾胃的作用,特别适合脾胃虚弱者进补前食用。
长按识别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