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黄平县紧紧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始终坚持“以林为本、生态优先,科技兴林、产业富林”发展思路,依托林下养殖、林下产业采集等产业链式发展模式,进一步增强农业、农民、农村收入,补齐脱贫攻坚“经济发展”指标短板,走出了一条群众增收致富、脱贫成效巩固的新路子。
产业链式发展助农户增收
年来,黄平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招商引资、企业带动”作为巩固脱贫成效的有力抓手,不断优化林下经济结构,依托年深度贫困村及非极贫乡镇万元的项目资金,大力引进贵州正丰怡然农业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发展林下养殖项目,帮助群众找准致富门路。同时,黄平县委、县政府始终做到靠前服务、主动服务、协调服务,营造良好的尊商、安商投资环境,通过“公司+基地+村委会+农户”的“四方联动”,黄平县林下养殖正在大步向前走。目前新建绿壳蛋鸡养殖规模10万羽,圈舍建设平方米,生产房平方米。下一步,公司将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的基础上,衍生出鸡蛋采集厂、孵化加工厂、饲料加工厂和育雏厂。
林下产业催生村民好“钱”景
黄平县运用“公司+基地+村委会+农户”的模式,将万元的扶贫项目资金入股,村委会按照1%的比例领取分红,户余人按照“保底分红+效益分红”的方式领取红利,形成了“公司牵头抓发展、基地投资促发展、村委协调保发展、农户参与推发展”的发展格局,增强了村委会和农户的责任感及主人翁意识,万众一心干事业的和谐势头得以蔓延。按照利益联结机制,群众不但可以享受效益分成,而且还可到基地进行劳务输出,领取劳动报酬,较好的解决了当地老百姓的就业问题。同时群众充分利用林下养殖产生的粪便,大力发展了太子参、白芨、黄精、石斛等中药材1.33万亩,仿野生食用菌40余万棒,充分发挥了森林蕴藏的巨大效益。
生态优先发展绿色经济实现“黄货出山”
年经省林业厅复核通过的黄平县年林地年度变更数据成果资料显示,黄平县林业用地面积为.23公顷,占全县总面积公顷的61.95%;有林地面积.66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35.58%;森林覆盖率为55.12%。由此可见,黄平县的林业资源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本着生态优先的理念,黄平县开展的“林下经济”既兼顾了企业本身的效益与利润,又稳定了黄平县林业生态圈的发展。绿壳蛋鸡林下养殖场存栏鸡有7万羽,品种为珍珠鸡、芦花鸡,鸡蛋库存5万枚,市场价1.6-1.8元/枚,销往广州、深圳、上海等市场。已实现保底利益分红20万元,贫困户户均分红元。
作者王凯图片
梁文编辑
杨琳伍云航编审
赵军杨正洪核发
杨德投稿邮箱
hpxxwz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