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举动大养生

三伏高温,蚊子的骚扰、工作的疲惫、血压的波动……别担心,花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清凉一夏出新招了!养生香囊、中药足浴、养生茶、三伏贴、针灸拔罐让你舒服一夏,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香囊又称香包

早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有"燎","香"等字的记载。周代已有佩带香囊、沐浴兰汤的习俗,在《备急千金要方》《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圣济总录》等医书经典中均有香药方剂记载通过古法配方,选用地道炮制药材制成香囊。通过佩戴和轻嗅气味,使得药效进入五脏,达到调理养生的效果。气味性过敏、哮喘者慎用,由于部分配方含有活血药物,孕妇请询问医生后使用。

小香包大作用

凝神解压包

组成:薄荷、白芷、丁香、玫瑰、苍术、香薷

功用:疏肝解郁、清利头目

主治:芳香行气,疏肝和胃,改善焦虑状态,舒缓情绪,用于情绪紧张,压力过大引发的胸胁胀满,恶心少食,头晕头胀等症状

驱蚊除虫包

组成:金银花、艾叶、紫苏、丁香、藿香、薄荷、陈皮

功用:芳香化湿驱蚊避秽

2

养生足浴

人的足部有多个穴位,67个反射区。中药足浴是中医外治法的一门特色保健疗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黄帝内经》中有明确记载,足底更是三阴经等重要经脉的起点和终点。原理与禁忌症通过足浴温热、刺激穴位,改善全身血液循环、调和阴阳、提升脏腑器官的功能,提高机体自我防御和免疫力,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若出现皮肤过敏则即刻停用,中药足浴忌饱腹及过饥状态,出血性疾病、脚部外伤禁止足浴。夏季“足浴养生三部曲”

①关节疼痛足浴方

组成:鸡血藤、艾叶、伸筋草、红花、芮木、海桐皮、牛膝、制乳香、制没药、桂枝、续断、盐黄柏

功用:行气活血活络止痛

主治:宣通气血,透达经络,用于气滞血瘀之痛症,用于感受风寒湿邪所致痹症的肢体麻木疼痛等症状

②失眠足浴方

组成:远志、首乌藤、广郁金、合欢皮、石菖蒲

功用:交通心肾安心宁神

主治:心肾不交、心神失养所致的失眠多梦、心神不宁、头目眩晕等症状

③高血压足浴方

组成:夏枯草、桑叶、益母草、怀牛膝、杭菊花

功用:平抑肝阳引火下行

主治:用于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面赤耳鸣、烦躁易怒等症状,也可用于2型高血压患者的辅助降压

3

养生茶

汤剂起源于汉代,是一种古老的剂型。系将中药粉碎成粗粉或切割小段、细段,应用时以沸水冲泡或加水稍稍煎煮后,像汤或亦是茶一样供患者服用,以达祛邪治病,防病保健的一种中药剂型。在唐代王焘的《外台秘要》、元代忽思慧的《饮膳正要》及明代的《普济方》中皆有所记载。

我中心在保留传统方剂辩证施治的基础上为广大居民提供使用方便、药性轻灵,对症明确、口感醇厚的中药养生茶、具体有降糖茶、降压茶、降脂茶,预防感冒茶、通便茶、骨质疏松茶、失眠茶、养生保健茶等等。

茶种类

降糖茶

组成:生晒参5克,麦冬5克,生地黄5克,蒸黄精5克,醋五味子3克

功用:益气养阴

主治:糖尿病气阴不足证。口感多饮、多食易饥饿、体形消瘦、大便干、小便多、乏力等,无明显症状的糖尿病患者亦可使用

降压茶

组成:天麻5克,炒决明子3克,钩藤5克,罗布麻叶3克,白菊花3克,茺蔚子5克

功用:平肝潜阳

主治:肝阳上亢证。以血压升高兼见眩晕,伴头目胀痛、面红耳赤、烦躁易怒、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弦数者效果较好,对于一般无明显不适症状的高血压患者也可以试用

降脂茶

组成:荷叶3克,山楂5克,炒决明子3克,泽泻5克,丹参5克,槐米3克

功用:祛湿活血

主治:高脂血症见头身困重、胸脘痞闷,或体型偏胖,头晕目眩,肢体麻木,或口中黏腻;无明显不适者也可服用

预防感冒茶

组成:炙黄芪10克,麸炒白术5克,防风5克,桂枝3克,白芍3克,生甘草3克

功用:益气固表止汗

主治:肺气不足体质患者。抵抗力低下,易感冒,多有畏寒、流清涕;少气乏力,稍有劳作则气喘吁吁,呼吸气促;神疲体倦,面色?白,畏风自汗,舌淡苔白,脉虚。可用于平时体质弱、易感冒、多汗的患者

老年人通便茶

组成:酒肉苁蓉6克,当归5克,麸炒枳壳3克,升麻2克,生黄芪6克

功用:温阳润肠

主治:阳虚便秘。大便或干或不干,皆排出困难,排便无力,小便清长,面色觥白,四肢不温,腹中冷痛,得热痛减,腰膝冷痛,舌淡苔白,脉沉迟

生化汤

组成:桃仁5克,川芎5克,酒当归5克,炮姜5克,炙甘草3克功用:养血祛瘀,温经止痛主治:血虚寒凝、淤血阻滞症。产后恶露不行,小腹冷痛。临床常用于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良、产后宫缩疼痛、胎盘残留等属产后血虚寒凝,瘀血内阻者

骨质疏松茶

组成:熟地黄10克,仙茅5克,酒肉苁蓉6克,骨碎补5克,盐补骨脂5克

功用:补肾温阳

主治:腰背四肢关节疼痛,四肢无力,肌肉衰萎,昼轻夜重,骨骼变形,活动不利,怕冷、面浮肢肿,夜尿增多,少气懒言,肠鸣腹痛,便溏或五更泄泻,舌淡胖嫩苔白或水滑,脉弦沉无力或迟细

失眠茶

组成:炒酸枣仁15克,茯苓6克,知母6克,川芎3克,生甘草3克

功用:养血安生,清热除烦

主治: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证。虚烦失眠,心悸不安,头目眩晕,咽干口燥,舌红,脉弦细。临床常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心脏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属于心肝血虚,虚热内扰者

咳嗽茶

组成:桔梗3克,太子参6克,生甘草3克,橘络3克,丹参3克

功用:滋阴降火、利咽止咳

主治:肺阴不足证。咽干痛不适,灼热感,异物感,或咽痒咽干,咳嗽,痰少或无痰,症状朝轻暮重,可伴有午后潮热,检查咽部粘膜暗红、干燥,舌质红少津,苔少或花剥,脉细数

养生保健茶

组成:生晒参3克,枫斗3克,枸杞5克,蒸黄精5克,生黄芪6克

功用:益气养阴生津,滋补肝肾

主治:作为常用的养生保健方,有益气养阴生津,滋脾润肺,滋补肝肾,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用于亚健康人群、老年朋友的保健,平时表现为乏力、口干食少、体倦乏力、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脾胃虚弱、失眠、多梦、盗汗等均可使用。对于正患感冒的,经常手脚冰凉、容易腹泻的病人不适服用

咳嗽茶

组成:桔梗3克,太子参6克,生甘草3克,橘络3克,丹参3克

功用:滋阴降火、利咽止咳

主治:肺阴不足证。咽干痛不适,灼热感,异物感,或咽痒咽干,咳嗽,痰少或无痰,症状朝轻暮重,可伴有午后潮热,检查咽部粘膜暗红、干燥,舌质红少津,苔少或花剥,脉细数

4

三伏贴

三伏天马上就要来了,正值冬病夏治进行时,不要忘记哦,我中心还为广大朋友们提供三伏贴、针灸、拔罐等治疗哦,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三伏天的时间

头伏-7-17至-7-26

中伏-7-27至-8-15

末伏-8-16至-8-25

三伏天三伏贴“三伏贴”的3大优点

1.作用直接,适应症广:三伏贴疗法通过药物直接刺激穴位,并透过皮肤吸收,局部药物浓度明显高于其他部位,作用直接。适应症遍及临床各科,“可与内治并行,而能补内治之不及”,对许多顽疾能取到意想不到的显著功效

2.用药安全,诛伐无过:三伏贴疗法不经胃肠给药,无损肠胃之弊。治上不犯下,治下不犯上,治中不犯上下

3.疗效确切,无创无痛:三伏贴疗法集针灸和药物治疗之长,所用药物配伍组成经过了漫长岁月和历史的验证,疗效显著,且无创伤,无痛苦。对惧针者、老年虚弱者、不能服药者,尤为适宜

“三伏贴”适应人群

以下属虚寒性的疾病均可治疗

1、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性鼻炎、体虚易感冒等

2、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慢性肠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

3、妇科疾病:痛经、月经失调、盆腔炎、附件炎等

4、骨关节疾病:颈椎病、腰腿痛、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连续贴敷三年以上,上述疾病大多能够明显减轻症状,减少发病率

“三伏贴”禁忌症

1、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

2、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特殊体质及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

3、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者

4、妊娠期妇女、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

贴敷的注意事项

①小儿2一4小时,成人4一6小时,期间皮肤发红起水泡属正常现象(贴敷后皮肤局部出现刺痒难忍、灼热、疼痛感觉时,应立即取下药膏,禁止抓挠,不宜擅自涂抹药物,一般可自行痊愈),若皮肤出现红肿、水泡等严重反应,需及时皮肤科就医

②阴虚发热、小儿发热期、皮肤溃乱、孕妇不适宜贴敷

③贴药期间禁生冷肥甘厚腻食物

地点花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楼中医科咨询电话转

还等什么呢,花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恭候您的到来哦!

赞赏

长按







































中科品牌影响力企业
北京白癜风医院地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izican.com/tszz/29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