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溪镇洞脚村从年开始种植太子参,经村两委积极宣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鼓励村民在太子参上找黄金,发家致富。再加上年太子参种植农户实实在在得到很多实惠,到年,该村村民种植太子参的积极性越发增高,现已有户村民(其中有64户贫困户)种植余亩太子参。
据介绍,洞脚村位于蕉溪镇北部,距蕉溪集镇6公里,东与木溪村相接,南接蕉溪村,西与鱼塘村相连,北与木元村为伴。全村国土面积约10.74平方公里,辖11个村民小组,共有户籍人口户人。该村位于至米海拔之间,土壤肥沃疏松、含有丰富腐殖质砂质土壤,非常适宜种植太子参,种出来的太子参品种优良。
洞脚村把中药材种植业作为村民们增加收入的一条新路子,村两委以今年产业调整和扶贫政策为契机,在农业产业革命“八要素”的指引下,充分发挥洞脚村基层党组织在农业农村产业革命的战斗堡垒作用,大力发展洞脚村经济,最大限度的增加群众经济收入,确保打赢洞脚村脱贫攻坚战。
驻村工作队也积极联系镇农业服务中心,对村两委成员、党员代表、种植大户和各组组长传授太子参生长习性、适应条件、田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和用肥量等方面的知识,教村民们如何识别、如何防治病虫。并在会上邀请种植大户讲解实地种植经验,存在的难题在会上大家一起讨论解决。通过“党组织+组长+种植大户”为技术团队,通过“十户一体”经济发展模式(即1名技术员培训十户种植户),把学到的技术应用到实际生产中,确保洞脚村太子参中药材种植稳定增产。
据了解,太子参种植时间为当年十月份左右,出土时间为次年六月份左右,不占用群众农忙时间,从种植、除草、施肥、收获等各个阶段都需要劳动力,能大量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业。种植农户以每亩元价格为租金,签订土地经营流转合同,大量减少以玉米为主的经济效益低的农作物,改种太子参,同时也避免因外出务工而造成土地撂荒的情况。
唐大爷说:“我今年60多岁了,出去打工没人要,现在挖掘太子参每天还有七、八十块钱,真是为我们这些半劳动力找到了一条新门路”。太子参挖掘充分利用闲散劳动力,当天挖掘当天结算,群众务工工资来得快,灵活性高,群众积极性也高。
太子参种植效益较高,但也存在较高的市场风险,太子参种植投资较高、价格波动较大,虽然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想方设法产销对接,联系收购方,并签订收购合同,但并不是治本之方,太子参价格暴涨暴跌的原因,除了供过于求、游资炒作外,最大的一点是始终作为原材料来销售。太子参药材精深加工相对滞后,至今未解决药食同源问题,无法进入大众消费市场,产业链延伸受到严重制约。今后洞脚村准备引进太子工烘干机等初加工设备,增加药材附加值。洞脚太子参种植业还在不断的探索中发展,在镇党委和政府的引领下,洞脚村的太子参种植将带动更多的群众致富。
杨通文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