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季秀丽,致力于与您分享关于肺结节、慢阻肺、哮喘等方面的医学知识。
事实上,一些简单却有效的方法常常会为您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今日,传授您一种晚上睡前在枕下放一宝,可别小瞧了它,这对结节体质的朋友们,无论病灶大小或严重程度如何,用这个小方法在家就能辅助消散全身结节。
中医理论指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简而言之,脾的主要职责是协助人体消化并输送水分,若其功能减弱,便无法完成这些任务。水分子在肺内积聚,进而影响肺功能,使其无法顺利排出水分及其他物质。这些滞留的水分和物质最终会转化为痰湿,阻碍气血运行,长期积累便会在肺内形成结节。
因此,治疗结节的关键在于健脾扶正。我曾接诊过一位61岁的患者,他采用这种简单的方法搭配中医内调,成功治愈了困扰他长达一年的结节问题。该方法通过口鼻吸入经络,调节气机。在此,我强烈推荐此法,希望能为您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具体方法如下:取肉豆蔻,砂仁,佩兰,藿香,丁香,分多次使用,每次将一份药材放入无纺布袋或制成香囊,置于枕下即可。(具体需根据个人情况辨证用量)
方解分析:
肉豆蔻具有温中行气的作用
砂仁则能芳香化湿,醒脾开胃
佩兰香气四溢,辛能发散,香能祛秽
藿香具有芳香化湿,解暑发表,和中止呕的功效
丁香辛温气香,擅长温中散寒,降逆止呕。
此法在中医领域称为“芳香疗法”。
案例:周先生,现年58岁,一年前被诊断出左肺多发结节,最大直径为8毫米,近期出现咳嗽咳痰、乏力气短以及大便溏泻等症状。
初诊时可见其舌质淡胖,边缘有齿痕,舌苔薄白,嘴唇暗沉,面色苍白,脉细。
辨证为肺脾气虚、痰气交阻证,治宜益气化痰、止咳开郁。
拟定处方:浙贝母、橘络、瓜蒌子、生牡蛎、连翘、黄芪、生白术、太子参、鱼腥草、款冬花、木香、炒鸡内金、炙甘草。
为何选用上述药物?患者持续咳嗽一个月,伴有咳痰现象,同时感乏力气短,大便稀烂。根据其舌脉表现,判断其病情与肺脾功能虚弱密切相关。
具体而言,肺部和脾脏的“气”(即能量)不足,导致机体难以有效排出痰湿(体内湿气与痰液的混合物)。
由于肺部气虚,痰气相混,不易排出;而脾虚则致食物消化吸收不良,生成更多痰湿。
方中浙贝母、橘络有助于理气化痰
瓜蒌子清肺化痰,太子参、黄芪、生白术及炒鸡内金益气健脾,诸药合用,全面调理患者体质,实现治疗目的。
辅以前述小方法助散结节,共同发挥散结疗效。用药数月后复查CT示8毫米结节已完全消失,先前的咳嗽乏力、气短及大便溏泻等症状亦随之消失。
除此之外,肺结节患者还可调整饮食习惯以益于康复。《黄帝内经》阐述:“肺为金脏,肺气虚则生命无依。”据此,补充肺气至关重要。
适宜食用的养肺食品包括梨、百合、银耳等。我们应珍视自己的身体状况,积极防范肺部疾病。
医院肺病科专家主任医师,我始终秉持“对症下药,不滥用药”的原则。尽管已近耄耋之年,仍心系病患,希望以专业知识与耐心,让患者安心。
许多患者来院求医不易,也希望借助该平台,为医疗资源匮乏地区的患者提供帮助,同时也期望医学普及能为大众带来裨益。